
哈尔滨铁路物流中心绥化营业部张维屯营业室货场粮食装运现场。马赫 摄
秋高气爽,广袤的黑土地上稻谷飘香、麦浪翻滚,一派丰收景象。一列列货运列车如钢铁巨龙驶出龙江大地,将颗粒饱满的粮食源源不断发往全国各地。截至9月29日,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今年累计发运粮食1628万吨,同比增加188万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乡村振兴注入了坚实的“铁动力”。
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中华粮仓”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今年以来,哈尔滨局集团公司积极推进铁路现代化物流体系建设,大力创新运输服务模式,通过物流总包、多式联运、定点班列等一系列举措,助力粮食企业提升运输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破解运粮难题。
在三江平原等粮食主产区,粮企集聚、粮源丰富。为精准对接地方农业经济需求,哈尔滨局集团公司主动走访佳木斯周边企业,深入了解发运需求,开行从佳木斯至金港的散粮班列,打造出一条高效稳定的铁路“黄金通道”。据统计,年初以来,该区域已累计开行粮食班列135列,发送货物5909车,总运量达375.2万吨。
粮食运输,减损降耗尤为关键。以往采用敞车装运,易受天气、周转环节多等因素影响,导致粮食损耗较高,以中粮米业为代表的粮食企业长期面临此类困扰。为此,齐齐哈尔铁路物流中心为企业量身打造运输方案,推广使用20英尺35吨顶开门粮食专用集装箱。该箱型密封性好、适配高效装卸设备,可实现“门到门”服务,最大限度减少中途倒装带来的损耗。经实地装箱测试,每箱可安全装载稻谷约22吨,实现了运量大、损耗低的目标。
“我们站今年专门调配正面吊,配合新箱型使用,粮食转运效率明显提高,企业非常满意!”齐齐哈尔铁路物流中心泰来营业室经理马铁军在装车现场介绍道。
针对五常等地区中小粮企单批运量小、难以整列发运的特点,哈尔滨铁路物流中心创新推出“拼箱制”服务,将多家发往同一到站的货物集结同一集装箱,既提升车辆利用效率,又显著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五常市磨盘山米业有限公司正是这一模式的直接受益者。该企业常向云南、贵州、四川等方向发运大米,以往公路发运每批30吨货物需运费2万余元,耗时5天至7天;通过铁路“拼箱”,运费节约超50%,运输时间压缩至3天,真正实现了“又快又省”。
“铁路‘拼箱’为我们小企业破解了大难题!”企业负责人欣喜地表示,这一模式不仅拓展了粮食外运渠道,而且提升了区域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稻香阵阵,丰收在望。一列列“黑土粮仓”专列持续南行,哈尔滨局集团公司正以强有力的铁路运输支撑,生动书写服务国家战略、助推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从广袤三江平原到西南云贵高原,一条高效、低耗、稳定的北粮南运“钢铁通道”正在延展,不仅把优质的“龙江粮”送上百姓餐桌,而且将黑土地上的丰收喜悦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