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客运服务观察网!

客运服务观察网

红色通化迎来发展新机遇

  

  “没想到在通化也能坐上高铁!这趟车不到4个小时就能到北京,真是太方便了!”“坐着高铁就能去通化瞻仰杨靖宇烈士陵园了。”9月28日清晨,通化站候车大厅内热闹非凡,笑声与话语声交织,旅客纷纷拍照留念,自豪与喜悦写在脸上。

  

  这份喜悦,是一座城市迎接高铁时代的真实写照。这一天,沈佳高铁沈白段正式开通,通化接入全国高铁网。这座因浑江水运而兴起、因铁路而繁荣的工贸城市,再次迎来发展新机遇。

  

  通化站地处长白山腹地、鸭绿江畔,是沈佳高铁沈白段沿线站房规模最大的车站,站房总面积近3万平方米,候车室可容纳1500人。这座拥有6个站台、14条线路,集高铁、普铁、公交于一体的综合客运枢纽站,实现旅客“零中转”“零换乘”,大幅提升了旅客出行体验。

  

  走进候车大厅,高达十余米的无柱式空间宽阔敞亮,透过玻璃幕墙可以把林海与城市风光尽收眼底。从空中俯瞰车站,双曲线型的银色屋顶宛若山水画卷的立体剪影,让自然与现代元素相映成趣。

  

  “这不仅是一处交通枢纽,更是通化的新地标。”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沈佳高铁沈白段站房专业负责人宋志岳介绍,设计中融入红色文化与剪纸艺术,雪花纹样装饰板既御寒保温,又彰显地域特色。冰雪的晶莹、山水的灵动、红色的记忆,共同融入这座车站的设计里。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科技带来的便利与温情。车站客运值班员孙国光介绍:“智能行李检测让安检效率提升50%以上;电子屏自动推荐候车位置,将人群合理分流至母婴区、军人区等专属区域。”一个个小细节,让旅客安心,也让城市更有温度。

  

  这里还是电影《特快列车》的原型站,被誉为“长白山下红旗站”。如今,“情暖山城”服务台、“胖哥服务队”用真情守护旅客,把红色精神延续到日常服务中。

  

  “高铁让通化不再是边陲小城,通化站就是城市的窗口。”通化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副局长王静表示,通化正依托高铁辐射优势,加快融入长春都市圈,把康养资源、冰雪文化、红色资源转化为“到站即市场”的文旅产品。

  

  “开通当天,我的电话铃声几乎没停过。”盈科美辰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通化分公司负责人姜白杨说,“以前游客来通化要折腾一整天,现在几个小时就能到,不少人愿意多住几晚,体验人参养生、冰雪运动和红色文化。”说话间,又一通来自上海的咨询电话打进来,她连声回应:“高铁直达,很方便,欢迎您来通化!”

  

  高铁带来大客流,也激活了产业发展引擎。滑雪场热闹起来,葡萄酒、人参等特产直销南北市场;工业旅游、康养度假、乡村体验逐渐兴起,短途打卡游正在变成长线深度游。游客的脚步越走越远,城市的脉搏越跳越快。

  

  旅游热度升温,能源产业同样受益。通化车务段主动对接通化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在煤炭、矿粉运输上推行“一企一策”,实行“五优先”措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目前,通化站每日开行动车组47列,直达北京、青岛、大连等地,开行的18列普速列车同高铁列车在通化站新站房汇聚。沈佳高铁沈白段开通后,不仅带来人流与商机,更带来信心与希望,它让通化走得更快、更远,也让发展有了速度、多了温度。


原文链接:http://www.peoplerail.com/rail/show-1810-562222-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