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在36摄氏度的高温天气下,上林公路养护中心养护人员在国道242线K3467+500处铺补沥青路面。他们顶着烈日炙烤和高温沥青的热浪,蹲着身子进行桥梁伸缩缝修补作业,一顶帽子、一个装满水的大水壶、一条毛巾,就是他们的“抗热”装备。汗水从他们的脸颊上直淌而下,但他们黝黑发亮的皮肤和坚毅的眼神,诠释着公路人的责任和担当。(黄幼玲/图文)
7月21日,在天峨经凤山至巴马高速公路凤山服务区西区综合楼施工现场,有这样一群测绘人,“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他们顶着35摄氏度的高温,与测绘仪器作伴,用实干推进项目建设。
中午1时许,测绘员王歌尧在施工现场进行基础放样工作,他用黝黑的手指调节着测绘仪器旋钮,并记录测量数据,这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烈日下,他顶着双重“烤”验,在最平凡的岗位上闪闪发光。(罗霞 罗艳霜/图文)
7月25日,在兰州至海口高速公路广西钦州至北海段改扩建工程施工现场,建设者们用比夏日骄阳更火热的热情开展项目建设,争取完成最后阶段的建设任务。他们顶着39摄氏度高温,不停地用铁锹摊铺滚烫的沥青料,堆置的沥青料迅速变得平整熨帖。一位施工人员用铁锹铲了铲粘在鞋底的沥青说:“干我们这行的,要面对三重‘烤’验,一是头顶的太阳,二是冒着热气的路面,三是脚下的高温沥青料。”尽管如此,他们依然像钉子一样扎在工作岗位上,用衣角擦去脸上的汗水继续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敬业和担当。(周明山 韦元弟/图文)
7月24日,江州公路养护中心养护人员在省道311线K126处对公路边沟内的泥沙、杂草等进行清理。烈日下,一群橘红色的身影正经受着太阳暴晒和地面高温的双重“烤”验,但是他们毫不畏惧,除杂草、清垃圾、搬石块……他们有条不紊地开展公路边沟清理工作。当堵塞的公路边沟疏通完毕时,养护人员挂满汗珠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陆安月/图文)
“收费站地势开阔,光照时间长,烈日炙烤再加上汽车发动机热量集中排放,地表温度最高能达到50多摄氏度。”北海市合浦收费站收费班长陆秀奎满头大汗地说道。自今年7月以来,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沿海高速公路分公司北海运营管理中心青年干部职工每天全副武装,不畏高温“烤”验,坚持做好客货分流和消杀等疫情防控工作,以实际行动筑牢高速公路卡口上最坚毅的屏障。(王雯雯 石鑫/图文)
文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jtt.gxzf.gov.cn/xwdt/jtxw/t1288667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