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客运服务观察网!

客运服务观察网

交旅融合 典型示范 牟平区“四好农村路”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烟台市牟平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四好农村路”工作部署,聚焦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和我省文化体验廊道建设,立足牟平农村公路实际,突出“一镇一循环,一路一特色”,强化规划引领、典型融合、资金投入、机制保障和环境整治,全面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推动“交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乡村振兴,取得了明显阶段性成效。近年来,共完成投资3.8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280公里。投资3980万元,完成路面状况改善398公里,“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建设考核位列烟台市前茅。有关做法和经验,受到财政部、交通运输部联合调研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坚持高点定位,顺应“交通+旅游”融合发展趋势,将“交通+旅游”模式编入牟平区综合交通中长期暨“十四五”发展规划,主动融入胶东旅游新格局,着力打造“仙境海岸、鲜美烟台”旅游打卡地。坚持自然生态、风土人情、乡村特色、传统文化等融入农村公路规划、设计、建设中,构建山水文化、红色旅游、历史文化、农业旅游等系列旅游线路。抢抓有利时机,在省委宣传部等10个部门提出文化体验廊道建设初期,聘请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对全区农村公路进行全面摸底,围绕打造一批精品旅游公路,进一步提高规划深度,明确了工作目标和路线图。近年来,积极参加省交通运输厅开展的“最美风景,来看山东的路”系列推介,2023交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与创新实践专题研讨会暨现场观摩会等系列活动,充分展示了辖区公路良好形象。

  二是强化示范带动。充分利用养马岛、昆嵛山及周边丰富的旅游资源,打造滨滩线、环养马岛线等一批牟平区文化体验廊道建设示范项目,推动北部滨海游向南部乡村游、生态游、康养游延伸。深度结合公路运输与旅游功能,加强景观设计,结合本地代表植被,采用借景、造景等优化手段,突出植物色彩,营造公路沿途丰富多样的动态景观效果。同时,结合城镇、村镇风貌建设,改善路域范围内景观风貌,提升路域整体视觉景观,让游客“人在景中走,如在画中游”。按照布局合理、功能适当原则,道路沿线合理布设服务驿站、停车区等功能服务设施,为游客提供风景观赏、休闲游憩、应急服务等,实现“走一走,停一停,看一看”的“交通+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加强高速公路与景区交通衔接,在旅游干线公路上合理布设观景平台、自行车和步行慢道指示标志等基础设施,打造完善的“快进慢游”旅游交通系统。2023年,X002滨滩线荣获中国公路学会全国“第三届美丽乡村路”称号,X003上殿线入选中国交通年度十大最美农村路“八月-大美风光在路上”主题路,X007宋冯线入选中国交通年度十大最美农村路“十二月-冬至·厚积薄发育新机”主题路。

  三是强化资金投入。实施县乡道路提升改造工程,创新运用PPP模式,采用BOT(建设-运营-移交)+ROT(改建-运营-移交)运行方式,概算总投资6.85亿元,分三年梯次推进全区7条县路改建路线和12条大修路线,提高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通行水平。投资1500万元,大修改造滨滩线龙泉至昆嵛山路段,采用挡土墙等支护工程,最大限度减少项目用地,根据不同路段不同情况采用多种路面结构,降低工程造价,保护环境。投资1.809亿元,着力打造6条省级文化体验廊道建设项目,包括冶水线、沟范线、滨滩线旅游服务功能提升,滨莒线、金龙线和环养马岛线等道路改建。到“十四五”末,计划投资2.6亿元,对环养马岛线剩余工程、宋冯线、大徐线、顾阎线红色旅游路、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国道206进行旅游路升级改造和旅游服务功能提升,进一步完善牟平区旅游线路布局,打造好“山、海、岛、泉、河”的牟平名片。“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行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到2023年底,牟平区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947.6公里,中等路以上比例达到了92.11%。

  四是强化养护管理。养护全面市场化,每年投入养护专项支出260万元,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2家养护单位负责全区县路的养护工作。养护公司配备专职养护人员100余人,每日安排人员进行巡查,各交通所、路政养护人员定期巡查及督导,确保全线安全隐患发现及时,处置得当。按照“灵活自然、因地制宜、顺势而为”的原则,设置边坡支护,尽量减少人工痕迹;加强路基防护、排水设施,确保路基安全;合理控制路基填挖高度,重视取、弃土的景观与环保问题,补充适宜生长的花草灌木,道路与环境自然融为一体。加强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建设,以“主动引导、被动防护、全时保障”为设计思路,采用彩色标线、原石护栏等与自然融合程度高的设施类型,通过自然式设计手法设置安全设施,保障非机动车安全。

  五是强化环境整治。开展路域环境整治,成立10个公路巡查督导组,实地调研、统计摸底辖区内县、乡、村公路两侧范围内及桥涵沟渠等环境情况,建立人居环境整治台账,发现问题现场解决。发挥公路“路长制”专业特长,明确分包路段、整治内容和工作标准,坚持路域环境整治与人居环境治理相结合、集中行动和日常整治相结合,打造乡村振兴亮丽风景线。2023年,累计修整路肩边坡196公里,路面坑槽1万平方,修剪树木6000余棵,清理河道沟渠桥下涵洞堆积物381座,清理垃圾约3000余方,打造公路绿化提升栽种树苗紫槿、木槿10000余棵,实现“绿在路中、路在绿中”。


原文链接:http://jtt.shandong.gov.cn/art/2023/12/20/art_101906_1031696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