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客运服务观察网!

客运服务观察网

福建古田 交邮融合实现“三增一盈”

  

  翠屏湖环湖生态运动休闲旅游公路。(苏新金 摄)

  

  春季的闽东大地,万物勃发。在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正是菇农栽培食用菌的好时节。眼下,一项总投资337万元、用地30亩的菇棚“光伏﹢”基地正在吉巷乡前垅村如火如荼地施工,建成后预计为当地菇农每年带来10万元的人均收入。

  近年来,古田秉持“一通百通、交通先行”理念,高度重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目前,全县农村公路约1383公里,实现乡镇通三级公路、建制村通硬化路、建制村通客车“三个100%”,初步形成以高速公路、铁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为骨架网,以农村公路为补充,布局合理、结构优化、高效畅通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乡财增收、村财增收、农民增收、企业盈利“三增一盈”多方共赢发挥积极作用。

  服务山区绿色经济走廊发展

  走进烟雨朦胧的古田翠屏湖,山水相映之间,湖上轻风皱起万叠微波,听鸟欢、闻林语、观人文古迹,泛舟其间,如入桃源胜境。

  今年2月,总长约17.7公里、从天宫岭至平湖的翠屏湖环湖生态运动休闲旅游公路景观配套工程进入验收阶段。不久后,这条环湖公路将串联周边平湖镇、凤埔乡、利洋村等多个乡镇及村庄,融合水果自助采摘、红色基地游览、畲族文化等沿线特色旅游资源,有效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我们既要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努力成为闽东山区绿色经济走廊的排头兵,也要让更多群众享受到乡村振兴带来的红利。”古田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刘伦建介绍,2018年以来,古田累计投资超11亿元改造农村公路,改善了村与村、镇与镇之间的隔阂状态,形成优势互补、抱团发展的良好局面,让乡村之间的产业发展更加紧密,为当地群众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交通支撑。

  近几年,古田创新性开展光伏菇棚项目试点,推动食用菌产业实现“县域工厂化﹢绿色能源﹢生态种植”融合发展。古田交通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提高现有公路等级、加速成网,做好与国省干线公路网的合理衔接,同时持续提升运输服务能力,为农业生产及延伸产业做好配套服务。去年以来,古田持续推进国省道、“四好农村路”建设,投资2.9亿元开展农村公路养护提升工程,为农业农村转型升级提供支持与保障。

  水果、食用菌种植在哪里,路就修到哪里。如今的古田,一张以重要乡镇为核心的公路交通综合服务网为当地食用菌产业发展锦上添花。菌菇绽放万里商途的景象,出现在古田的田间地头。

  路站运网络一体化

  作为中国食用菌之都,食用菌产业已当之无愧成为古田县的富民产业。为推动产业从传统的农户分散生产转向标准化生产、精细化分工、社会化合作,古田大力推进路、站、运网络一体化建设,组织邮政企业、供销合作社、农村客运企业、快递企业签订“交邮”“邮快”合作协议,深化“县域工厂化”发展模式。

  古田建成洋上、吉巷、卓洋3个乡镇级综合运输服务站、273个村级物流节点,县、乡、村三级物流节点覆盖率达到100%,开通古田至洋上、古田至利洋等5条交邮快合作线路,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吉巷乡是宁德市首个“交邮”“邮快”试点乡镇,其利用城乡公交运力、村村通客车优势,由城乡公交车代运代放邮件快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通过“交邮”融合发展,解决了农村快递规模小、区域分散导致的配送成本高等问题。

  为方便村镇食用菌冷链运输,古田建设改造物流配送末端网点15个,完善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实现末端物流配送专业化、统一化。目前,农产品冷藏保鲜设施为家庭农场、合作社等24个新型经营主体运输存储提供支撑服务,直接或间接创造就业岗位800多个,为古田县农产品快速出村、新鲜进城提供坚实保障。下一步,古田将总结“四好农村路”建设经验,持续优化农村地区交通运输服务,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陈凌 江守浩)

  附件下载:

  0">

  相关链接


原文链接:http://jtyst.fujian.gov.cn/zwgk/jtyw/mtsy/202303/t20230302_6124032.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