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客运服务观察网!

客运服务观察网

小康路上 下一站幸福——临沧市绿美公路助推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

  天路在山顶蜿蜒,景色在眼前起伏。在广袤的边境大地,一条条柏油马路缠绕山腰,越过山岗,在红花绿树的映衬下,就像一条长长的飘带伸向天边,通向千家万户,绘就成了一幅幅美丽乡村的新画卷。

  

  小康村路上 下一站幸福

  

  ——临沧市绿美公路助推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

  在绿美公路建设中,临沧市着力将边境公路打造成为促进边境小康村旅游、产业发展示范村的风景名片,以绿美边境公路建设助力边境小康村发展。自规划实施以来,通过不懈努力,通过抓重点、抓样榜,已初见成效,临沧市已建成一批有示范性,可学习、可参观、可借鉴的绿美公路。这些通往现代化边境小康村的乡村道路,托起边境村民的追梦路。

  牢记嘱托 筑路连心

  2021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临沧市沧源县边境村的老支书们回信时这样写到:“希望你们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领乡亲们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唱响新时代阿佤人民的幸福之歌。”这是总书记对边疆各族群众家园美好、生活幸福的殷切希望,也是对云南省各级党员干部的凝重嘱托!临沧市把绿美公路助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作为贯彻总书记回信精神重要抓手,突出重点,示范引领,多措并举,走出一条以耿沧二级公路、沧源自治县南撒至机场二级路、翁芒公路等为代表的秘境沧源、绿美交通的特色之路。

  

   沧源自治县南撒至机场二级公路全长3.142公里,这是向各地游客展示秘境沧源的一扇窗,沧源自治县紧紧抓住其功能和作用。一是企业和地方共建,发挥企业能动性,地方政府作为配合;二是企业和地方共养,建难,养更难,积极协商,创新体制,共建共养,保持常态化美丽公路;三是突出特色,在重要节点,布局小花园、口袋公园,打造交通和旅游双融合。

  翁芒公路全长14.901公里。既是乡道,又是旅游公路,是去翁丁旅游景区和勐卡千岛湖的必经之路,沧源自治县利用原有公路旁自然景观来打造。一是因地制宜、适地适绿、保护生态、融入自然,尽量做到不破坏原有树种;二是积极发动当地群众,自发移植本地独有树种,见树如见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三是当地党委政府积极支持,发动群众,把养好公路,做好绿美公路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临沧市以落实总书记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回信精神、建设现代化沿边小康村为引领,全面发力,以沿边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为重点推进绿美公路建设,对沿边公路实施安保工程、扩宽工程和绿化美化工程,一条条蜿蜒在边境大地的沿边公路成为加速推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的重要引擎。2022至2024年,临沧市将建设绿美公路3714公里,其中绿美高速公路173公里、绿美普通国省道391公里、绿美农村公路3150公里,重点打造绿美高速公路交通廊道67公里。

  发挥优势 旅游升级

  本着尊重区域生态特性、融入文化特质,串联起“山水林田湖”、“城镇乡村景”等重要绿美要素,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形成高质量绿美廊道的原则。临沧市用心装点着一条条蜿蜒在大山深处的边境公路。南帕山边防公路始于孟定清水河口岸,止于大水井官种地,全长23.66公里,是耿马县疫情防控除骑线铁丝网的第二道防线,全路段设疫情防控卡点、电子监控系统,沿途50-100米不等树立国旗,是临沧具有特色的“铁丝网长龙”。沿线种植蓝花楹、红花羊蹄甲、三角梅等1500余株,地被(木春菊、长春花)20800余平方米,草坪24600余平方米。为了方便游客,修建有观景台1座、休息亭1个、观景步道1条、停车场1个;配套观景望远镜2个、公厕1个、蓄水池及旅游标识牌等。身处观景台上,可俯瞰孟定坝山水美景、胶林风光和南帕山地貌特色;也可领略缅甸南邓、清水河镇、户板、滚弄异国风情,增加了旅游的深度和广度。

  

   大茶线是镇康县勐堆乡大草坝到茶叶林村澡塘坝乡道公路,也是一条旅游之路,全长12.383公里,茶叶林村澡堂坝有水温达70多度的温泉,边境小康村建设以来,茶叶林村一直在努力打造温泉休闲旅游产业。但总是显得内容单一,留不住客人。自从开展“绿美交通”以来,对公路进行了升级改造。路面全部更新成为沥青路,对路基进行了加宽,路两旁种起了当地的茶树,茶树地下开满长春花。自驾游的旅客可以一边走、一边拍照看花、闻茶香。顺手还可以摘下一片茶叶咀嚼,感受一下从苦涩到甘甜的悠长回味。玩儿累了再去温泉泡一泡,吃吃当地的特色农家乐。再在负离子含量超高的村里住上一晚。这样的一条龙休闲方式已经悄然让茶叶林村变成了一个网红打卡点。

  

   游客李先生说到:“以前来泡温泉,也就是开着车直接到达目的地,泡一两个小时温泉也就走了,现在这一路的风景让我们总是走走停停,更愿意下车来感受一下。整个时间就拉长了。”对这样的变化,开农家乐的村民普老德有着自己的切身感受“以前顶多就是吃完饭就走了,现在很多游客还是更愿意留下来住一晚上,所以村里好几家都开起了民宿”路变美了、游客留下来了、村民们的收入也增加了。

  

  立足资源 产业扩容

  耿沧二级公路全长97公里,是内地通往佤山的必由之路,建成伊始,就按照“美丽公路”建设的要求来绿化美化。一是在原有绿化的基础上,政府主导,主要突出增绿增花上下功夫,由县林业和草原局负责指导;二是企业参与,在地方财政吃紧的情况下,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垫资实施;三是重点打造,突出层次和特色。项目建设按照生态优先、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累计种植木春菊158万余株,种植美女樱、毛叶杜鹃、鼠尾花、木棉等13万余株,补植补种五爪金龙、炮仗花等1000余株,打造景观小品10余个,沿途安装太阳能灯150余盏。现在的耿沧二级公路已是四季常绿,四季不同花开的美丽大道。耿马县光热水土条件好,种植甘蔗41万亩,覆盖蔗农12万,每年产糖28万吨,有“云南糖业第一县”之称,也被耿马人民亲切的称呼为“甜蜜的事业”。这条“黄金大道”的提升改造,也将为耿马“甜蜜的事业”再度锦上添花,为沧源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贡献交通力量。真正实现了“设施美”“绿化美”“路域美”及“产业美”。

  

   南户线是户育村群众通往县城南伞的主干道。自绿美交通建设实施以来,沿线种植了菠萝蜜、木春菊、三角梅、五色梅等,同步开展路面修缮、路肩平整、边沟清理、沿线保洁等路域环境综合整治,目前已初见成效。户育村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种植产业也将因这条路的提升而再次跃进。户育村东风组村民们高兴的说着绿美交通建设带来的变化。“现在我们村公路两边都种有漂亮的花花草草,真的很漂亮,走在路上心情都很好,就觉得这就是真正的小康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临沧国境线长290.791公里,点缀在绿水青山之中的44个沿边行政村(社区)、蜿蜒在崇山峻岭间的沿边公路将在“绿美交通”的加持下更加耀眼夺目。风景不仅在路上,下一站更幸福。

  

  


原文链接:http://jtyst.yn.gov.cn/html/2022/xingyexinwen_1216/12734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