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客运服务观察网!

客运服务观察网

创新矛盾纠纷调解方式

  日前,浙江省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公布第二批公路与运输领域“枫桥式”执法典型案例,湖州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吴兴大队妙西中队榜上有名。

  

  妙西中队管辖东林镇、埭溪镇、妙西镇、道场镇和八里店镇部分区域,辖区有道路客运企业1家、危货运输企业2家、出租客运企业1家、驾校4家。妙西中队立足执法工作实际,以矛盾纠纷根源预防、专业化解、化解机制变革为着力点,从线下延伸至线上,从“单打独斗”到协同合作,形成了一套三位一体的解纷工作法。

  

  “执法队员来企业做普法工作不是第一次了,他们总是在第一时间为我们答疑解惑、排除困难,指导我们依法依规经营。”道场镇一家驾校负责人表示。

  

  矛盾纠纷很多源于对法律知识的“不确定性”。妙西中队积极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建立岗位学法制度,每周开展“法润基层微课堂”学习活动。并依托“青言青语”、花木兰普法、开放日等,全方位解读超限运输、非法营运等相关政策法规,提升相关企业及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

  

  妙西中队每周开展一次矛盾纠纷排查,每月开展“中队长接待日”活动,实行“红橙蓝”三色管理,分级交办、分类处置,提前发现、介入处置,做到源头化解,变上访为下访。同时推出隐形矛盾排查预警网格化管理,依照业务领域将辖区分为8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员,要求网格员在做好日常巡查的同时,对发现的问题、排查出的隐形纠纷第一时间做好监控、记录、分析工作。

  

  紧紧抓住矛盾调解力量多元化这条主线,妙西中队衍生出多种矛盾调解机制。比如对于咨询、投诉等争议,由中队长负责牵头,利用来访、电话、网络“三位一体”群众信访受理平台,变“堵”为“疏”,远程调处;线上无法调处的,由大队业务分管领导做好与职能部门的对接,找出矛盾根源,合力化解矛盾纠纷;对于矛盾纠纷涉及人员多、年代久等复杂情况,形成以中队长、矛盾调解工作室、涉事乡镇为一体的责任体系,推出“1+执法人员+N”的工作机制。

  

  为畅通矛盾调解的“最后一米”,妙西中队推进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变革,扩大基层治理“朋友圈”,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每次有矛盾纠纷,妙西中队成立矛盾纠纷工作专班,构建“1+2+1”(1个专班办理、2个类别、1次回访)工作法,按规定、按时限办理。并结合信访工作,定期召开小组会议,分析研判矛盾纠纷问题,形成信访工作“直线化”受理机制,压实矛盾纠纷责任,落实到人、责任到部门。

  

  妙西中队还持续畅通企业和群众的投诉、举报、建议渠道,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活力。在进行现场调解纠纷时,还邀请企业安全员、乡镇工作人员等参与矛盾纠纷评估调解,将公众参与和政府调解相结合,让群众在矛盾纠纷化解、基层社会治理中唱主角。

  


原文链接:http://jtyst.zj.gov.cn/art/2024/12/23/art_1229318207_5903989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