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客运服务观察网!

客运服务观察网

高寒高铁的护桥人

  

  隆冬时节,松辽平原白雪皑皑,寒风发出低沉的嘶吼,京哈高铁东辽河特大桥显得分外雄伟。12月10日8时30分,这座铁路桥迎来了它的护桥人。

  

  东辽河特大桥全长11.7公里,为简支箱梁结构,由361座墩台、360孔简支箱梁组成,最高处距离地面20余米,桥上每天有上百趟动车组列车往返疾驰。

  

  冬运启动以来,随着短途游、周末游、冰雪游持续升温,京哈高铁愈加繁忙。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长春高铁基础设施段长春路桥车间公主岭南桥梁工区担负着44座桥梁和232公里路基的维修养护任务。工区职工大多是“90后”,冬季检修任务繁重,爬梯钻梁、攀桥进洞是他们的工作日常。

  

  “今天的主要任务是对高铁箱梁进行检查,检查环境相对封闭和黑暗,更需要我们仔细观察,哪怕0.1毫米宽的裂缝都不能放过。”工长邹国强一边叮嘱一边带领队伍前行。公主岭南桥梁工区共有11名职工,平均年龄只有30岁,但是这支年轻的队伍里汇聚着精兵强将,获得桥隧工二级技师资格认证的就有4名。

  

  通向作业点的崎岖小路被冰雪覆盖。“注意脚下安全。”邹国强叮嘱道,“就是这儿了,把梯子架稳,登高时一定绷紧安全这根弦。”到达312号桥墩后,邹国强率先爬上桥梯,作业人员赵孝强、王尧、周晴柱紧随其后。他们配合默契、动作娴熟,向上攀爬20米每人用时不到3分钟。

  

  钻进“桥肚子”里,即使穿着厚底棉鞋也能感受到向上升起的刺骨寒气。邹国强和工友们弓腰慢行,借助头灯和手电的光亮将桥梁箱体内角角落落照个遍,同时利用检查锤、裂缝测宽仪对梁体内壁逐一巡查,不放过一处隐患。敲击、弯腰、深蹲、探头……这样的动作他们每天要重复上百次。头顶不时呼啸而过动车组列车,巨大的声响给人带来强烈的压迫感。“惊心动魄”的作业环境里,大家认真的劲头不减半分。

  

  “别看我现在这么镇定,刚参加工作时可不是这样。”谈到11年前第一次登高检查的经历,赵孝强记忆犹新,“那时眼睛根本不敢向下看,手脚也不听使唤,只觉得风在身边吹,全身都紧张地发抖,最后咬着牙给自己打气才完成攀爬。”

  

  如今,赵孝强在高空作业早已动作自如,日渐粗糙的双手成为他守护大桥的真实见证。33岁的他是桥梁专业的行家里手,还在2022年被评选为“最美沈铁人”。“确保桥梁设备质量常态达标,其实没有别的窍门,就是严格执行工艺标准,精益求精。‘人在桥上,桥在心中’就是我的护桥座右铭。”赵孝强目光坚毅地说道。

  

  历经3个小时的紧张忙碌,爬上钻下20余次,邹国强带着班组作业人员顺利完成了128孔桥梁设备的检查。透过箱梁内的通风口向下看去,壮阔的东辽河特大桥与飞檐走壁、穿越黑暗的护桥工们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更多精彩请扫码


原文链接:http://www.peoplerail.com/rail/show-1807-545506-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