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客运服务观察网!

客运服务观察网

焊花飞舞汗水淌 焊联钢轨攻坚忙

  

  阳光高照下的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红海焊轨基地内,起吊机组吊钩起起伏伏,大型龙门吊来回穿梭运送钢轨,焊轨操作间两台焊轨机轮流焊接百米钢轨。为完成今年第四季度焊轨任务,基地干部职工每天从8时工作到22时,整个基地机器轰鸣、焊花闪烁。

  

  两班运转 优化作业组织模式

  

  红海焊轨基地是我国华南地区唯一的高铁钢轨焊接基地。“今年第四季度生产任务很重。”红海焊轨基地副主任马亮亮说,“新线建设对500米长轨需求量很大。春节之前,我们要高质量完成约450公里的钢轨焊接任务,焊接接头7200个。”

  

  这么重的任务,如何确保高质高效按时完成?“我们坚持优化举措,从作业、人员、质量、安全等方面加强组织,确保任务顺利完成。”红海焊轨基地党总支书记杜晓明介绍。他们把全体职工调整为两班倒作业模式,称为“双线双班双运转”。

  

  该基地党总支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全程参与作业优化,4个党支部的29名党员积极发挥带头作用,以“双创先锋焊轨质量攻坚队”党建品牌为载体,组织质量、设备等3个攻关小组,除设备顽疾、消痛点难点。

  

  入党发展对象、焊轨班副工长冯磊利用休班期间主动练习,他根据钢轨焊接完的接头质量及时调节焊机夹持精度,把经验运用在日常生产质量攻关中,使焊接质量得到很大提高,并在今年的全国焊轨基地检查评比中获得0.95分的好成绩。

  

  故障不过夜 优化设备检修时间

  

  “同意这个方案,你去检查走行电器柜。”10月11日20时40分,正火机出现温度上不去的故障,该基地主管设备副主任周文辉对身边的机械维修班工长周意说,“去正火间看看走行编码器是否有故障。”查设备、调数据、搞测试,经过近4个小时的抢修,故障排除。“故障不过夜,才能确保任务如期高质量完成。”周文辉说。

  

  为做到故障不过夜,他们在实践中探索新方法。焊机里面的电极基座难以清扫,周文辉带着职工们不断研究和试验,在实作过程中形成了“一拆二检三清扫”的工作流程。“有了这套流程,原来让人头痛的顽疾迎刃而解。”周文辉说,焊轨质量有了根本性的保障。

  

  自创工具解难题。油泵的清洗是一项标准高、工艺细的工作,每次把油放完以后,都要彻底清洗里面的污垢渣滓,要求不能有丝毫残渣遗留在油泵中。

  

  油泵内壁清垢除污是焊轨质量的重要保证。基地机械钳工蒋青春有一次在食堂看见师傅用面粉坨擦锅子的残油,受到启发。“我就借用一坨面粉去擦油泵,没想到效果好极了。”现在,用面粉擦油泵成了他们的“绝招”。

  

  加强监控 优化焊接工艺参数

  

  “你们先停机,我过来看一下工艺曲线。”廖超宁是红海焊轨基地的工艺员,从焊接到正火,他不仅要做到心中有数,出现异常时,他还要做到手中有招,随时优化调整各项参数,确保焊轨质量。

  

  任务攻关期间,廖超宁每天要检查100多个工艺曲线,他提前完成了即将过期的5套不同轨种工艺参数,为后续如期完成钢轨焊接任务提供了工艺保障,“不同的钢轨更换对应工艺参数就好了。”

  

  为保证焊轨质量,在批量生产前,他们加班加点,优质高效地完成了5套钢轨型式检验,平均7天就完成一批生产工艺的制定。廖超宁介绍,所谓型式检验是根据不同钢轨型号设置的数据参数,有效期为5年。为了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铁标的要求是一锤不断,他们坚持做到两锤不断。

  

  优化工艺流程。近年来,红海焊轨基地不断加强数字化建设,建成一套综管信息采集系统。廖超宁就是这套系统的主管和直接受益者,在办公室就可以监控到各个工位的工艺参数和流程。

  

  这套系统每天都会采集生产中关键工序的参数、曲线、温度等大量数据,廖超宁每天要对前一天的生产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对质量和工艺参数做出判断,决定接下来的焊轨作业是否要调整工艺和参数。廖超宁说:“数字化添翼焊轨,质量更有保障。”


原文链接:http://www.peoplerail.com/rail/show-1818-544158-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