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起,装箱,上高铁!金秋时节,产自山西临猗的黄河大闸蟹,不足2小时,就能到达太原、西安等周边城市;大约6小时,就能抵达北京、武汉等地。
大闸蟹抢“鲜”上市,铁路抢出时效。一方面,紧密对接客户需求,在不载客的高铁确认列车和载客动车组预留车厢运输大闸蟹;另一方面,开辟绿色通道,大闸蟹一到车站便由专人护送过安检、送上车。装车争分夺秒,运输“当日即达”,从而保障了大闸蟹的存活率和新鲜度。除了早已坐着高铁“一招鲜吃遍天”的阳澄湖大闸蟹,东北的盘锦河蟹也通过高铁快运摆上南方餐桌。湖北食客感叹道:“铁路服务真好,可以吃到高品质的新鲜河蟹了!”
抢“鲜”的,不只是大闸蟹。随着铁路现代物流体系加快建设,在冷链运输装备助力下,各类生鲜的流通半径都在不断扩大。比如,借助铁路移动冷库,河南兰考的新鲜蔬菜存储时长增加3到5倍,分批供应可远销全国各地。通过中老铁路国际冷链货运班列,新疆的葡萄、重庆的柠檬、云南的白菜可以出口到老挝、泰国等东盟国家。
同时,铁路冷链运输也跑出了热效应:从瓜果蔬菜到肉食海鲜,人们购买新鲜食材不再担心地域遥远甚至季节变化,销路大开的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地方生鲜产业和农民生活越来越好。
民以食为天。“高铁+冷链”,以快保“鲜”、以冷锁“鲜”,真切回应着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为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带来了新的机遇。铁路部门将持续深化货运市场化改革,推出更多降本增效的物流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更好服务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原文链接:http://www.peoplerail.com/rail/show-1999-542856-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