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客运服务观察网!

客运服务观察网

坚持和谐共生,铁路人奋勇前行

10月5日,长三角铁路客流仍保持高位运行,预计发送旅客272万人次……铁路部门加大运输供给,加强乘降组织,落实便民举措,努力让旅客出行体验更美好。杭黄高铁线旅游流游客持续高位,富阳、桐庐、建德、千岛湖4站今日预计共发送旅客1.7万人。(新闻来源:高铁网)
  
  杭黄高铁东起杭州,西至黄山,全长265公里,这条铁路将杭州富春江、千岛湖,安徽黄山等名城、名江、名湖、名山国家级5A风景名胜区串联在一起,从杭州到黄山仅需一个半小时左右,乘坐火车经过这条线路,如同在《富春山居图》中游走,尤其是从大奇山脚下的古树林,到富春江畔的唐家埠,有一段长约十公里的路段,更是坐落着一片100余棵古树的古树林,其中树龄最大超过了800年。鲜为人知的是,当年在修建古树林附近的桐庐隧道时,铁路建设者们曾多次磋商,改变施工方案,为这片古树林“让道”。
  
  据悉,桐庐隧道采用暗挖的方法“穿”过古树林,给古树一片自由生长的空间。暗挖,就是在古树林30米开外增设一处竖井作为工作井,然后在井下20米处开挖隧道,穿过整片古树林之后,再采用明挖的方式开挖隧道。但这绝不是一项简单的工程,光是建设方案就经过了反复的论证,在建设成本上也有大幅提高。如今隧道上方的古树在微风的吹拂下,青翠依旧。为了给后辈留下美丽的家园,这笔看似“吃亏”的买卖,让我们的“铁老大”吃的心甘情愿、无怨无悔。
  
  十几年前,青藏铁路为藏羚羊大规模迁徙“让路”,专门针对青藏铁路格拉段沿线分布有藏羚羊、藏野驴等珍稀野生动物种类的实际,根据野生动物的活动规律,专门设置了26处桥梁和隧道上方野生动物通道,被称为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天路”。现如今,杭黄铁路改变施工计划,为古树让道,采取“暗挖”方式穿越古树林。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后代保护绿水青山,为后代留下金山银山。铁路建设者们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上奋勇前行!(文:陈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