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09年5月1日到2013年4月28日,从第一列米轨客运列车到第一列准轨客运列车,滇东南大地上的人民,对铁路的感情早已超越了交通工具,变成了精神传承、文化图腾和情感寄托。
玉河铁路玉蒙段投用后,先期开通的是货运业务。7个多月后的2013年“五一”节前夕,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原昆明铁路局)对外发布权威信息,玉蒙铁路通海、建水、蒙自北3个车站正式开办客运业务。
玉蒙铁路开通新闻发布会
2013年4月28日上午,玉蒙线3个车站人潮涌动、盛况堪比百余年前,首发车票几天前就已售罄,但车站依然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很多中老年人买了车票、进入站台,最终却没有登上火车。在他们眼里,火车就像多年未见的故友,老朋友回来了,叙叙旧、合合影,对于他们来说就足够了。
而更多的人,则乘坐着火车奔向梦想的诗和远方。
玉蒙铁路开通客运后的1年时间,累计发送旅客193万人次,相当于红河州每2人中就有1人乘坐了火车出行。2014年12月10日,玉河铁路下段蒙(自)河(口)线开通客运,至此,这条铁路的辐射面延伸到中越口岸。
昆明至蒙自的列车也从最初的日均开行1列到日均开行3列。随着客流不断增长,准公交化开行、“一日一图”动态调整运输方案在这条铁路上成为常态。
通过线路改造调整,云南边陲与省会的时空距离不断压缩。2016年12月28日,新昆玉线和玉溪高铁站同步投入使用,旅客发现,蒙自至昆明乘车时间压缩了半个多小时,费用却还降低了9元。
惊喜不仅如此,进入“正轨”的滇东南,在客运设备设施上快速发力。2019年1月5日,“复兴号”最新家族成员CR200J型动力集中型动车组在这条铁路上惊艳亮相。9月26日,这趟被昵称为“绿巨人”的动车组首次开行至中越口岸,再次引发轰动。
重开客运的10年,滇东南铁路跑步追上发展的“大部队”。人脸识别、铁路“外卖”、互联网订票、机器人测温消杀,一项项新科技让人目不暇接,更赋予滇东南铁路客运源源不绝的动力。
从春到夏,过秋而冬,红河这片红土地乘着铁路运输的东风,向着更美好的未来前进。
原文链接:http://jtyst.yn.gov.cn/html/2022/xingyexinwen_0907/12651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