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徐州支队构建的智慧执法新模式被交通运输部指导的《交通执法改革》杂志2024年第2期正式收录采用,为交通执法系统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示范案例。
支队以数据创新驱动为技术手段,赋能智慧执法业务应用,盘活业务数据,加强深度分析与研判运用,搭建起“事前精准分析、事中实时监控、事后溯源管控”的一体化监管流程,全面落实执法数字化转型,实现了勤务调度数字化、执法取证智能化、办案系统分析可量化、案件处理便民化。
预警提示全时段。高标准建成市级指挥中心,探索建立了智能分析预警模型,对违法车辆和船舶自动研判、自动预警、自动下发,与现场执法人员双向互动融合通讯,实现线上线下联动一体化。在重点运输车辆的日常动态监管中,全时段监测市区26家“两客一危”重点运输企业的1280辆在营车辆,实现了“装备前端感知、数据后台比对、结果实时反馈”的智慧执法模式。在水上执法中,构建水上应急处置水域、基地、物资装备、搜救队伍、执法站所等应急资源“一张图”,形成指挥调度、信息交换、救援响应、反馈统计等功能“一张网”,推动实现全市水上交通船舶运行轨迹、港口装卸作业、突发事件现场救助“可视、可测”。
精准查控全覆盖。着力打造徐州交通执法“瞭望塔”,推动环城卡口、老火车站、高铁站等重点路段、重点区域交通执法智能感知设备全覆盖。充分利用5G布控球、AR眼镜、全景取证设备等建设徐州环城区交通卡口外场感知体系。在徐州高铁站区域,AR鹰眼实景指挥系统实现高铁站东西广场运输秩序全局监测和执法应急处置。智能摄像头自动识别、抓拍出租车违规停靠、离开车辆招揽乘客等违法行为,并上传至系统平台,通过一体化扁平指挥调度体系,实现现场执法精准打击。
在线处理全过程。探索打造徐州“交通执法随e行”线上处理品牌,在网上能够实时关注案件办理环节和状态,实现全流程、不见面的非现场执法。对广大司机开展“信用修复e上行”便民行动,利用线上进行信用修复培训、考核,消除因违法行为对经营人和从业人员产生的信用影响。
原文链接:http://jtyst.jiangsu.gov.cn/art/2024/9/3/art_65473_1134188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