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由南通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起草的《水运工程桩位无人机测量导则》(标准编号 DB 3206/T 1081-2024)。水运工程桩位无人机测量技术作为一种新手段,旨在解决水中桩位测量面临的工作量大、危险性高以及精度不稳定等难题。为确保水运工程桩位无人机测量活动有序进行,促进新技术的应用并实现其安全与经济效益,该导则应运而生。依据此导则开展测量工作,可用于快速排查异常桩位或辅助桩位验收检测。而在此之前,支队起草的《水运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台账编制导则》(编号 DB 3206/T1075—2024)已发布。该导则基于水运工程“平安工地”建设现状,从施工安全责任体系、规章制度等方面着手,以清单式、表格化的方式明确安全管理内容,同时完善配套台账资料,有效解决了部分规模较小施工企业安全管理能力薄弱、台账编制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有力推动了水运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为工程安全监管提供了重要参考。
自2019 年成立以来,南通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始终对标安全生产管理的新形势、新要求,积极探索先进手段,持续在执法监管的规范化、标准化方面发力。每一个地方标准的诞生,都凝聚着大量的调研走访与总结提炼工作。两个地方标准于 2022 年 8 月获南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立项,并列入支队年度执法为民服务实事项目。立项后,支队四大队组织专业骨干力量,历经项目实地调研、资料收集整理、大纲研究、内容讨论和编写等环节,有序推进编制工作。2024年 3 月,支队举行导则专家预评审会议,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的领导和评审专家一致认为,导则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能够很好指导施工安全管理和水中桩位测量等工作;4月,南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了正式评审验收会议,均顺利通过正式审查。
这两部地方标准均将于9月起开始实施。届时,支队将深入工程一线,全力做好宣贯工作,加快推动落地落实,切实解决水运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和水中桩桩位测量的难题,为全市水运工程建设打造更多百年平安品质工程筑牢坚实基础。
原文链接:http://jtyst.jiangsu.gov.cn/art/2024/8/20/art_42006_1132955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