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上午9时,正是当天的首轮用电高峰,在浙江交通集团湖州管理中心所辖S43杭绕西复线湖州段长城坞隧道站内,储能电站正通过放电作业保障隧道内各电力系统正常运转。
长城坞隧道储能电站项目是该集团绿色低碳体系的首个储能试点项目,又是省内率先将储能电站技术运用于高速隧道运行的实例。“隧道用电,即使是在用电高峰,也不能停。现在通过储能电站,不仅能在高峰时段减少地方用电负荷,还能为企业节省一部分用电支出。”浙江交通集团湖州管理中心隧道储能电站试点项目负责人介绍了该项目的特点。
从外表看,储能电站只是隧道站供电房外的两个铁皮柜,平平无奇,但它相当于一个大型“充电宝”,在用电低谷时自动进行储电,在白天用电高峰时通过系统自动切换进行放电。以长城坞隧道为例,该隧道长1.7公里,每日用电约1440度,储能电站满功率运行时可以实现一天两次充放电,放电约460度,占隧道站日用电31%左右。“根据目前峰谷电价格,日平均节省电费400元左右,一年下来预计可节省电费14.6万元左右。”该项目负责人说。长城坞隧道储能电站项目的投运,为其他高速公路长隧道运用该技术提供了成功经验。
原文链接:http://jtyst.zj.gov.cn/art/2024/8/19/art_1229318207_5903833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