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资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劳动和卫生部 100844)
一、什么是慢性病?
在了解慢性病共病之前,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慢性病。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这类疾病往往需要长期的管理和治疗,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有显著影响。常见的慢性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癌症等。
二、什么是慢性病共病?
世界卫生组织将共病定义为“同一个体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需要长期医疗照护的慢性健康问题为共病(multimorbidity)”。这些疾病可能在同一时间段内同时存在,也可能在不同时间段内相继出现。
三、慢性病共病有哪些特点?
病理交互作用。慢性病共病的病理生理机制是复杂的,涉及共同的遗传倾向、生活方式因素或一种疾病对另一种疾病的直接生理影响。例如,糖尿病可通过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形成、氧化应激反应、炎症过程加剧心血管疾病;不同疾病之间可能会互相影响,加剧彼此的病理过程。
治疗和健康管理更为复杂。共病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共存,还涉及复杂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加剧严重程度,改变预后,并使相关疾病的治疗和健康管理复杂化,由于同时存在多种疾病,共病患者需要综合考虑多种治疗方案,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副作用。
疾病负担增加。慢性病共病患者和家庭可能会经历更大的心理和社会负担;心理上可能会产生更多负面情绪,如抑郁、焦虑和社会隔离感;生活质量和社会的经济影响上,由于诊断、药物和住院等医疗资源的使用增加,患者会产生较高的医疗成本,给家庭、医疗资源和社会保险带来更多负担。
四、共病流行病学趋势和常见组合
2024年邵瑞太等在中华医学杂志《积极应对共病的挑战》一文中提到:目前我们对于共病大流行所造成的人群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严重性还缺乏足够认识,大约50%的共病患者相对年轻,并且不同年龄阶段出现不同类型共病,表明共病影响所有年龄段的人群,而非限于老年人。
何莉等人通过meta分析得到,1998—2019年中国大陆地区居民慢性病共病患病率呈非线性上升的趋势。主要归因于预期寿命延长和肥胖、不良饮食和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等危险因素。中国健康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8年数据中60岁及以上被访者,选择人口学特征部分数据及健康状况的14种慢性病数据得到常见几种共病组合为“高血压、糖尿病或血糖升高、血脂异常”、“慢性肺部疾患和哮喘”、“关节炎或风湿病、胃部疾病或消化系统疾病”、“中风与记忆相关的疾病” 。
根据某铁路单位职工健康体检数据得到,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心脏病和高尿酸血症6 种体检异常指标中,二元组合检出率最高的为“脂肪肝+高血脂”;三元组合检出率最高的为“高血脂+高血压+脂肪肝”。从相对风险比(RR)和实际预期比(O/E)来看,高血糖和高尿酸与其他异常指标共存的风险较大,“高尿酸+高血脂+高血压”的组合显示出极强的异常指标间的相关性。提示职工脂肪肝、高血脂患病率较高;当体检报告提示出现高血糖、高尿酸,要注意做好慢性病共病的筛查,提高防病意识,降低发病风险。
五、慢性病共病铁路职工如何进行自我健康管理?
对于患有慢性病共病的铁路职工来说,有效的自我健康管理是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自我健康管理包括一系列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监测、疾病知识了解、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心理调适等方式。
首先,充分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职工应通过体检、问诊、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自己所患慢性病的基本知识、症状、引发因素及其可能的健康风险。其次,做好自我监测与记录。职工应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家用医疗设备定期监测自身如血压、血糖、体重等健康指标,并记录其变化,以便在定期复诊时提供给医生参考。第三,遵医嘱与定期复查。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和定期复诊是自我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职工应按时服药,不随意更改药物剂量或停药,并定期向医生汇报健康状况和治疗效果。第四,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一是劳逸足眠。尤其是对于夜间作业和轮班职工,建议:黑暗环境,使用遮光窗帘或睡眠眼罩,创造一个适合睡眠的黑暗环境。减少噪音,使用耳塞或噪音机来屏蔽外界干扰。规律作息,尽可能在每天相同的时间睡觉和起床,有助于适应轮班生活。避免使用电子设备,睡前避免使用手机、电脑等发蓝光的电子设备,可能会干扰睡眠。夜间避免油腻和难以消化的食物,会影响睡眠质量。二是合理膳食。建议:定时用餐,尽量在固定时间吃饭,即使是夜班,有助于调节体内的生物钟。均衡饮食,高蛋白、低脂肪、富含蔬菜和水果的饮食有助于保持活力,避免过多的咖啡因和糖分。职工应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工作情况调整饮食结构,减少盐分和糖分的摄入,增加全谷类、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比例,选择低脂肪的食品等。三是适量运动。职工应选择适合自己健康状况的运动方式,如快走、游泳、瑜伽等,开始新的运动计划前,最好先咨询医生,以确保安全。第五,做好心理调适。一是接受现实。接受疾病的现实,学会放手不可控的因素,是心理调适的重要一环。通过接受现状而非抗拒,职工可以减少无谓的心理压力,专注于可以改善的方面。二是学习一些心理学治疗方法。如果病痛感或负面情绪加剧,可学习一些如认知行为疗法(CBT),通过改变患者的思考模式和行为习惯来改善心理状态,学习如何识别和调整那些可能加剧病痛感或负面情绪的不合理思维。三是社会支持。同与患有相似疾病的人建立联系。减少孤独感。家庭、朋友和同事的支持很重要,他们的理解和帮助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情绪状态。四是保持正念。正念是一种训练注意力的心理实践,它鼓励人们专注于当前的感受和经历,而非过去或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通过正念冥想,职工可以更好地管理与慢性病相关的心理和情绪问题,提高生活的满意度。五是学会压力管理技巧。压力是加剧慢性病症状的一个重要因素。学习有效的压力管理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渐进式肌肉放松或瑜伽,可以帮助职工缓解压力,从而减轻疾病带来的心理负担。
总之,慢性病共病铁路职工的健康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职工、家庭、单位和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进一步探索了解铁路职工共病患病疾病谱,探索逐步建立全面、综合的共病监测系统和网络,协调和融合收集的健康与疾病负担信息,努力做到更加准确分类评估职工共病流行趋势、疾病负担、共病时空变化轨迹及共病相关因素。积极推动职工健康管理工作从单一疾病到共病范畴,实施涵盖促进健康、精准分类、早期预警、及时干预的职工健康管理策略,为提高职工健康水平做出应有贡献。
原文链接:http://www.peoplerail.com/rail/show-1823-539006-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