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安公路养护中心 黎业珍
又是一年稻香四溢的季节,那耀眼的金黄色带我回到儿时的稻乡,妈妈拿着镰刀割水稻,奶奶抱着稻穗放在打谷机旁,爷爷脚踩着打谷机打稻谷,爸爸挑着打好的谷子回家,一家人来回穿梭,田间一派忙碌的景象,温馨、和谐而美好。
我出生在南方的一个小山村,那里山清水秀,四季常青。每到农忙时节,我的家人就和左邻右舍的奶奶、婶婶们一起插稻秧、收稻谷,他们分工明确,通力合作,不一会儿便完成田地的播种和收割工作。田间地头里,人们的欢笑声,水牛“哞哞”的叫声,还有打谷机“嗖嗖”的响声,是我童年最美好的记忆。
儿时,每到农忙季节,我就忍不住兴奋起来,因为我知道我又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在田地里嬉戏玩耍了。记忆中,妈妈是割稻谷的能手,速度是村里最快的,只见她弯下腰快速挥动手上的镰刀,“唰唰唰”几下,一大片稻穗就被快速割下并整整齐齐地摆在稻田里。五婶则是搬稻穗的高手,她拿着绳子往田里一放,三蹲两跑,就把割好的稻穗捆好搬到打谷机旁。爷爷奶奶负责打稻穗和装袋子,最强壮的爸爸和叔叔负责把打好的谷子搬回家,而我们这些小孩子则在田地里跑来跑去,一会儿躲在稻田里玩捉迷藏,一会儿躺在打好的稻杆上翻滚,时不时听到大人们在喊:“不要到处乱跑,小心摔倒。”“不要滚到稻杆上,小心全身发痒。”我们嘴里虽满口答应着,可依然不管不顾地嬉闹着,有时摔了个大跟斗,把自己搞得满身泥巴,引得大人们哈哈大笑。
收完稻谷,接下来就是插秧苗了,男人们负责把水田整好,把秧苗送到水田边,女人们则负责插秧。爷爷赶水牛耙田时,我们总是喜欢跟在后面追逐打闹,每当这时,大人们就会大声喝止我们,因为水田里的脚印太多,不利于插秧苗。可那时候我们年纪小,只顾着玩,听不进大人的劝阻。奶奶、婶婶们在水田里低着头,弯着腰,左手拿着秧苗,右手快速地将秧苗插进水田里,不一会儿,一排排整齐的秧苗便排列在水田里,绿油油的一片。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半自动、全自动机械化的水稻插秧、收割机器替代了从前人工插秧、镰刀收割的方式,但儿时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如同家人般一起劳作的情景,至今仍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每每回想,我依然觉得这是人间至美风景。
文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jtt.gxzf.gov.cn/xwdt/jtxw/t1297879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