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共有渡口48个,涉及全市26余个乡镇129多个行政村。全年渡运量约140万人次,正常运营渡口和渡船数量均占全省内河总数近2/3。一直以来,渡运在保障交通、服务民生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安全不仅关乎民生,更关乎社会稳定。
近年来,丽水交通执法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探索现代化渡口渡运管理体系,并在云和县全省率先开展“渡长制”试点工作,印发《云和县渡口安全监管“渡长制”实施方案》,并遵循“因地制宜、便捷利民、安全可靠、绿色环保”原则,构建起县、乡镇(街道)、村三级渡长组织体系,全面落实渡口渡运安全监管责任,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调、上下联动、运转高效的监管格局,进一步提升渡口渡运安全综合治理能力及渡运服务品质,切实满足农村群众出行需求。
建立三级渡长组织体系。以“谁经营、谁管理、谁负责”为原则,渡口经营者对渡口渡运安全负主体责任,渡口安全主管部门和乡镇渡口所在地的乡镇(街道)对渡口安全负领导责任。分别由县行业主管部门主要领导、涉渡乡镇(街道)交通分管领导、涉渡村干部担任县级、乡级、村级渡长。通过县、乡、村三级联动,各司其职,推进农村渡口渡运管护规范化、常态化。
目前,全县共设立县级渡长1名,乡级渡长4名,村级渡长10名,实现全县渡口“渡长制”全覆盖。
健全科学管理体系。建立“会议协调、监督检查、信息报送、公示公告”制度机制。通过“定期巡查”推动常态化监管,以“一渡一单”实现问题闭环管理,以“渡长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形成环环相扣的渡工作运行框架,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奖惩有力”的渡长管理制度,保障渡口安全、畅通、有序。
创新“智慧”履职。全面推广应用“内河航运智控”平台,加快推进渡运安全履职核查场景建设,推广渡运安全履职核查智控平台,分别建立“浙港通”企业端、监管端、船员端入口,制定渡运履职清单,通过履职核查电子化,推进“智慧”履职,实现履职质量升级。并在云和推广使用的基础上,在丽水青田、云和、景宁、松阳同步推行,实现试点升级。3月初至5月底,全市交通执法部门通过“浙港通”平台共开展履职核查22次,乡镇、渡运公交公司通过“浙里办”分别开展履职核查21次、14次。
原文链接:http://jtyst.zj.gov.cn/art/2024/6/12/art_1229327542_5903750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