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客运服务观察网!

客运服务观察网

如皋:“四好”农路畅达地“农文旅交”大融合

  初夏时节,走进江苏省如皋市一个个美丽的涉农村居社区,一条条“四好农村路”平坦畅通,一个个农家院落宽敞整洁,一处处农村“网红”景点,让每一位游客赏景、拍照,流连忘返……近年来,该市鼓励支持全市各村(社区)借助“四好农村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文旅产业,通过一体化畅通路网、外提乡村颜值,内增产业动能,实现乡村路域环境、“气质颜值”和百姓“幸福指数”三提升,路畅、村美、民富、业兴的美丽愿景,正在如皋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释放出乡村振兴的无限魅力。

  完善村路设施 焕新乡村面貌

  环境美、产业兴、道路畅的徐湾社区是如皋市不少村(社区)的发展缩影。“我们社区道路宽敞、河道整洁、绿化到位,生活在这里幸福感很强。”说起徐湾社区的变化,居民薛子林感慨万千,徐湾社区曾经是个纯农业社区,不仅居民收入有限,就连村内主干道也都破损坑洼。几年前,徐湾社区开始建设特色梨园,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社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都说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但如果连基础设施都没建设起来,我们又如何发展产业?”在徐湾社区党总支书记孙光看来,产业要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要推进,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说干就干,一方面,孙光动员了社区的几位干部,还找来了几位创业能人,一起将梨园建了起来,给社区产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另一方面,争取奖金修主干道、安装路灯、整治河道,不断完善基础设施,让居民生活有了质的变化。如今,徐湾社区的梨园已有百亩,梨园前的那条路也被命名为徐湾翠梨路。每到春季和夏季,一辆辆汽车开进社区,游客赏花、摘梨,曾经这个闭塞的纯农业社区,已然变成小有名气的“网红”社区。

  畅通革命老区 做强红色文旅

  五一假期,江安镇周庄社区迎来了不少游客。与大多数赏花观景的游玩模式不同,来到周庄社区的游客,选择的是一场触及心灵的红色之旅。周庄社区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的诞生地,也是江苏境内唯一一支中央序列红军。社区通过四通八达的亮化、美化、洁化的村路把贲家巷、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纪念碑遗址、红军井、乡愁馆等一系列旅游景点串连成珠。近年来,社区依托红色资源优势,通过复原建设红十四军军部、训练场、红军食堂等,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助力红色旅游发展。“从市里来周庄社区只要几十分钟,周末带着孩子来一场精神洗礼,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市民姚旭和爱人趁着晴好天气带着孩子在周庄社区游玩了大半天。他说,教育要从小抓起,他希望通过这次红色之旅,让孩子感受革命先烈的精神力量,激发孩子们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之情。随着红色旅游线路的成熟,周庄社区还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和红色旅游深度融合,将蚕丝被、桑葚、特色果蔬包装后,开发为旅游产品;在果蔬成熟季节,大力发展采摘经济,不仅满足了市民回归田园、自己动手的游玩体验,也带动了社区群众增收致富。

  发挥路畅优势 激发发展活力

  “游赏千亩油菜花”“五彩非遗风筝”“汉服巡游表演”……今年4月初,城北街道平园池村千亩油菜花竞相开放,村内举办了首届五彩菜花节,以花田盛宴和多彩活动,吸引了一波又一波游客,平园池村再次刷屏了如皋市民的“朋友圈”。提起农路畅通发达的平园池村,最显著的标签便是“荷花”,每年夏季如约盛开的荷花,是平园池村最先刷屏朋友圈的美景,也是该村探索农文旅交融合发展的突破口。平园池村有着种植莲藕的传统,多年前,为了丢掉经济薄弱村的“帽子”,平园池村打通村路作为突破口,将种植莲藕的传统转变为产业振兴的,以“荷花”为主题,开始尝试走“农业+旅游”道路。几年下来,不仅夏季赏荷的游客越来越多,骁乐农场、盛塘玫瑰基地、久德农业博览园、杨天农业、如宝农耕园等高质量项目也相继落户,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平园池村一年四季都有游客前来赏花观景、采摘水果、垂钓烧烤,深入挖掘田园体验、生态观光、民俗文化等特色资源。下一步,平园池村还将不断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服务质量,打造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牌,描绘乡村振兴好风景。

  如今,一幅幅借助一条条四好农村路延伸的产业兴、农村美、道路畅、人欢腾的新画卷,正在如皋大地徐徐铺展。聚焦乡村振兴目标,该市还将继续以“旅”聚力,在提升乡村颜值、厚增产业势能上久久为功,让美丽乡村的新画卷更加浓墨重彩。(陈嘉怡 吴健)


原文链接:http://jtyst.jiangsu.gov.cn/art/2024/6/5/art_41436_1126335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