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客运服务观察网!

客运服务观察网

铁路老物件会说话∣“小卡片”大作用

  

  在电脑还没有普及的年代,铁路培训大多都是使用书本阅读和黑板讲解的方式。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幻灯片讲课形式变得越来越盛行,教学模式也就变得更加生动,书本枯燥的知识,通过一张张“小卡片”让学习变得有趣起来。

  

  

  “1988年我在原漳平供电段教育室的时候,看到漳平火电厂都在使用幻灯机投影教学,赶紧找人去询价,托人从上海购置了一台回来。几个人一起研究半天才清晰地投出来,在那个年代用这个教学确实改变了传统的方式方法,让职工能够很直观的获取最新的技术理论知识。”厦门供电段副段长范响连回忆说。

  

  

  幻灯片长宽5厘米,厚度1厘米,中间的内容框为透明印制的塑料卡片,内容涵盖了数据表、电路图、计算公式、机械原理图等。将卡片放在相应卡槽里,光源发出的光经反光镜反射到聚光镜上,聚光后使绝大多数的光线均匀而集中地照射到幻灯片上,透射光经过放映镜头投放在墙上,实现教学效果。“1989年我到漳平供电段教育室工作的时候,给新职工培训上课时,画电工图和接触网结构图,费时费力,不直观。自从有了幻灯片后,上课教学直接投影,不用画图,上课轻松了很多,教学效率也提高了。”厦门供电段材料科科长李德南回忆说。

  

  

  以前铁路供电的幻灯片教学卡片,大部分由北方交通大学出版,当时的物流没有像现在这么发达,要购置几套新的教学图文手册,往往要一个月多月。为了尽快能将新知识教给职工,我们还派专人乘坐几天几夜的火车去大城市购买。“我们第一次看到投在墙上的接触网支柱装配图时,按照现在感慨的说法就是‘奥利给’,每一个部件的分解、图说、尺寸都非常详细,就像看电影一样印象深刻。” 漳平接触网工区副工长陈雷感慨地说。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带动着社会前进,而一件件铁路老物件,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也孕育出新技术、新工艺,为铁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它们不仅仅是老物件,更是传家宝,是铁路发展的见证者。


原文链接:http://www.peoplerail.com/rail/show-1827-521090-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