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以“创新驱动变革,数字引领新格局”为主题的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峰会上,福建省交通运输行业数字高速公路、数字港口、科技治超等数字化应用和服务引人关注。
近年来,福建省交通运输部门以构建信息资源在线集成、公众出行便捷舒适、交通物流经济高效、行业管理协同互联、政策机制健全长效的智慧交通体系为目标,围绕行业自身信息化、服务信息化、企业信息化3类重点建设工程,不断推进行业信息化协同发展,成效显著。
形成公路科技治超“一张网”
治超是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的一大难题,而现在,“福建省国省干线普通公路智能化管理暨科技治超平台”让这一难题得到缓解。
该平台运用信息化手段,在重点路段、公路超限检测站、高速公路入口等位置设置监控,通过构建数字化采集体系、网络化传输体系和智能化应用体系,实现数据汇聚、路面监控、实时展示、指挥调度、数据统计、分析研判、执法监督等功能,达到公路管理上下协同、全链条监管、全数据共享、全方位服务。
自科技治超工作实施以来,福建全省逐步形成公路科技治超“一张网”,货车超限率控制在2%以内,货车事故率从2020年的13.73%下降至2021年年底的1.89%。据测算,平台投入使用后,累计减少100万辆标准车对路面的损耗,每年减少约1.08亿元养护资金投入。
该平台还将接入公路超限检测站、重点货物装载源头视频监控系统、高速公路入口和公路超限检测站称重检测系统等数据源,进一步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
正在研发丝路海运信息平台
近年来,福建智慧港口建设涌现出集装箱智慧物流平台、海润集装箱码头全智能化改造、数字法务平台等一系列典型代表。峰会上,福建港口集团港口服务便利化、港航生产智能化等多个数字化应用成果引起参会客商的浓厚兴趣。
得益于“厦门集装箱智慧物流平台”和“福州智慧港云平台”,港口实现了各方数据共享和协同作业、全程无纸化运作,大大提升运行效率和节能减排成效。厦门港口便利化水平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3位,福州港位居前10位。
在峰会现场,福建港口集团工作人员展示了码头生产无人式自动化运作的成果。“通过智能化改造,操作员从机上转移到办公楼,工作内容从设备操作转变为设备监管,工作效率大幅提升,工作环境明显改善,实现了‘蓝领工人白领化’。”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这项智能化应用已在厦门海润码头、福州江阴码头、罗屿港口成功落地,福建省自主研发配套的码头生产操作系统也已推广至浙江宁波、天津等省外大港。
此外,海运船岸管理信息平台、引航智慧平台、拖轮智慧调度平台等应用和正在研发中的丝路海运信息平台,为参会客商提供了“福建方案”。丝路海运信息平台建成后,将成为我国首个以港航融合为主题的“一带一路”国际综合物流服务平台。
实现全省高速公路全要素感知
如何足不出户,便知全省高速公路事?在福建,高速公路数字孪生及仿真决策平台给出了答案。
据了解,该平台是全国首个省域全网全要素数字孪生底座,基于应用感知、计算、建模等新一代信息化技术,对全省高速公路沿线桥梁、隧道、枢纽互通、收费站、服务区、重要标志和设施设备等物理要素进行数字化建模,动态叠加ETC门架交易、视频监控、天气、可变情报板信息、交通突发事件、交通管控措施等实时数据信息和设施状态,实现路网物理空间与数字模拟空间之间的实时映射与同步交互。
“平台的开发,为未来实现路网运行监测、智能管养、应急管控、仿真决策等各项智慧高速公路应用打下坚实基础,有效提升道路安全畅通能力。”福建省高速公路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
“福建高速一站式服务平台”在峰会上也是吸睛点。该平台融合了ETC、出行、购物等应用,为出行者提供一站式ETC业务办理、路况信息实时查询、沿线设施VR导览等多元服务。目前,该平台已为福建高速公路近600万用户提供了20余项线上服务项目,涵盖93个助农电商品牌、近500款农特优产品。未来,平台还将拓展“高速﹢物流”“高速﹢旅游”等新业态,进一步提升出行体验,服务乡村振兴。
(记者:薛荣泰 通讯员:陈雪峰)
附件下载:
0">
相关链接
原文链接:http://jtyst.fujian.gov.cn/zwgk/jtyw/mtsy/202208/t20220812_5974764.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