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位于常乐镇培育北路的“花开謇里,樱为有你”春日园游会精彩落幕。缤纷樱花定格在了最动人的四月天,粉色、白色的花瓣随风轻摆,一阵阵清香随风而来,车在路中行,人在景中走,美景美境尽收眼底。
环线升级,美丽乡村“旧貌换新颜”
据悉,此次樱花节活动为期4天,除了沿路赏花外,还开展了汉服巡游、“樱JOY市集”、“常乐001号”体验式小火车、“花开謇里 欢乐有你”春季村晚等一系列活动,共计吸引游客约3万人次。
本次樱花节的所在地是海门区首条省级“美丽农村路”——培育环线,作为常乐镇最主要的旅游环线,培育环线把区域内景区、采摘园、幸福食堂全部串联起来,吸引大批游客通过自驾、骑行等多种方式来常乐旅游,形成旅游路黄金产业带,有效带动了乡村旅游、餐饮娱乐、特色农业等融合发展。
近年来,常乐镇大力打造“一镇一循环”精品线路,通过高标准配套绿化、路田(宅)分家等附属工程的实施,形成路域环境优美、附属设施完善的高质量环线农路。今年,常乐镇将继续扩充优化“一镇一循环”线路达28公里,重点打造“十里画廊”精品路线。该精品路线贯穿颐生村、中南村、八烈村、官公河村的核心区域,用“红、黄、蓝”三色规划交通标线,把周围的秀美风光串联起来,远远望去如同彩虹一般,成为农村公路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统筹建设,激活乡村旅游“新引擎”
漫步在官公河村的农村公路上,绿树成荫,微风习习,一边欣赏着美景,一边接受红色文化熏陶,恰到好处的欢喜。这些都得益于“四好农村路”的建设。
官公河村三面环河,此前唯一的出口是在永洪路,由于道路狭窄,导致会车不便,无法满足周边群众出行要求。为解决此问题,常乐镇于2021年对官公河村的九龙岛路实施“白改黑”提档升级工程,不仅解决了当地村民交通出行问题,而且大大提升了整体路域环境,崭新的沥青路面和彩色标线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全村风貌得到整体“美颜”,也使得自然资源独特、红色历史资源丰富、休闲垂钓一应俱全的3A级旅游景区九龙岛文化湿地成为更多群众的旅游目的地,休闲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常乐镇全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积极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农村公路10.5公里,桥梁11座,构建 “农村公路+旅游”发展新模式,将“四好农村路”有效覆盖到产业带上,进一步加强了农村公路服务功能,带动旅游产业,为常乐镇农文旅融合发展、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打下坚实基础。
大道致远,铺就兴农富农“黄金通道”
从市区出发,沿着三德线一路向西进入官公岛路大约200米,慕名而来的游客三五成群走入乐番天现代农业产业园,现场采摘、品尝,体验生态游园带来的乐趣。位于颐生村的乐番天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常乐镇的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由颐生村与本地农业龙头企业联合打造。近年来,该产业园依托交通便利,大力打造集番茄生产、观光、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特色园区,现已成为周边市民休闲采摘、农事体验的首选目的地。乐番天为周边农民提供就业岗位的同时,每年为颐生村增加村营收入约40万元。为满足游客食宿需求,常乐镇配套打造带有中国园林式环境景观特色的高品质中式酒店项目,项目落地后将吸纳周边群众就近就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自去年起,常乐镇将颐生村与中南村、官公河村、八烈村组团实施乡村振兴,形成“四村”联建,以“四好农村路”为介,将周边产业连点成片。如今,四村片区内有新型经营主体78家,其中新型合作农场1家、示范型家庭农场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路衍经济”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乡亲们的“钱袋子”也跟着鼓起来了。
一路通则百业兴,一花开来百花开。一个个景点因路而美,一座座村庄因路而兴,一户户百姓因路而富。接下来,常乐镇将继续按照因村制宜、一路一景、一村一景、花草相依、草木结合的原则,利用农村公路串景成链,带动乡村旅游,释放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真正实现强村富民,乡村振兴新篇章。(常乐镇人民政府黄娇娇,海门公路分中心 樊轶媛)
原文链接:http://jtyst.jiangsu.gov.cn/art/2024/4/28/art_41436_1122998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