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黄骅港,时而骄阳似火,时而大雨如注,给港口煤炭运输带来诸多卡点、堵点和难点。黄骅港人战高温、迎大雨,炼成一支无惧“烤”验的电煤保供铁军。7月,黄骅港完成煤炭装船量1693.6万吨,居全国首位,为迎峰度夏能源保供提供了有力保障。
各展所长 生产组织多样化
为持续做好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工作,黄骅港强化生产组织,各区域、各岗位竭尽所能。
“各位领导、同事,今日报表已完成,请审阅。”每个运行班组临近下班之时,值班经理就会在工作群上传“日生产管控信息一览表”。通过可视化的“一张表”,可掌握每日生产、维修、安全风险等关键信息,从而进行重点管控,实现生产空余时间和设备养修时间的精准对接。
“中控,200泊位‘鹏远’即将靠泊,是否有流程?如果有,请尽快安排。”装船指导员张西民紧盯船只靠泊,同时加强与中控沟通联系,做到提前对舱、提前移垛。在船舶靠好后,他立即启动提前上料功能,整合各流程作业时间,提升装船作业效率。
近日,室外温度高达37摄氏度,船舱甲板表面温度更是高达40多摄氏度,张西民时刻关心舱口指挥工身体状况,除了定期送饮用水,还间隔一段时间去替岗。“张工每次放弃休息时间,替我们值岗,我们都特别不好意思,但是又拗不过他。”舱口指挥工黄涛动情地说道。
“各班组负责人,堆场垛位已启用夏季数据模式,垛型已收窄,望周知。”技术员潘超在调整完垛场模型后,发了上述通知。煤垛在“瘦身”后,可远离挡煤墙,防止下雨造成塌垛和万一塌垛后掩埋挡煤墙,消除和减小因垛位异常对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
“连续第5天兑现和超过卸车日计划,在当下车不足的情况下,实属不易。”交接班会上值班经理王道波说。卸车计划的兑现得益于效率的提升,集控取装岗位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技能强的操控员,卸车效率明显提高,有效消除了遏制黄骅港煤炭运输的“瓶颈”,为电煤保供提供了保障。
统筹管控 安全环保标准化
在保供关键期,安全环保底线、生命线的定位没变,黄骅港人平安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没变,践行绿色港口的初心没变。
进入夏季以来,黄骅港早部署、早准备、早行动,做足各项准备,狠抓各项排水防汛措施落实。在雨季来临之前制定应急预案,储备各类防汛物资,汇总以往经验,制定执行标准,确保雨季生产作业安全平稳。
“本次周检将重点检查甲班翻车机区域的隐患排查录入和整改落实情况,切实消除安全隐患,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员李铁伟在周检碰头会上说道。周检制度化、常态化以来,生产现场环境和设备的隐患排查得到极大改善,消除了生产不稳定因素。每次周检之后,根据问题汇总清单,滚动销号整改,确保安全生产工作,为电煤保供有序开展提供保障。
养用管修 设备管理精细化
“5号装船机溜筒液压站油位正常。”“4号堆料机俯仰液压站检查正常。”这些再平常不过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出。这不仅是设备完好率的依据,也是每位技术员和点检员对设备“应检必检”负责的体现。生产二部对设备的养用管修进行闭环管理,完善设备基础管理的流程机制,细化设备检查、维修标准工艺,提升设备检查、维修的系统性和计划性。
“堆场技术员,6号取料机悬皮启动异常,目前故障已近20分钟,请协助处理。”点检员孙金库在故障现场求助道。技术员通过现场观看后,在程序上找到问题所在,并快速解决。生产二部对超过半小时的故障进行上报处置,并做好故障汇总分析,总结经验,制定故障标准流程和《常见故障处理手册》,既提升了设备管理人员的技能,又消除了常见故障对生产的影响。
二期12号堆场地基下沉,洒水抑尘和降雨均易造成积水,取料作业时,湿粘煤在地面皮带爬坡处造成洒漏,还易堵塞转接塔和装船机漏斗。为此,生产二部配备抽水泵,及时抽取积水。近期,连日降雨,积水较为严重,安全员刘盛超紧盯抽水泵运行情况,最大程度降低对生产的影响。“现在是能源保供的关键期,绝对不能在我职责范围内出问题。”刘盛超目光坚定地说道。(陆江 郑辉阶)
责任编辑:贺笑 杜梓季
原文链接:http://jtt.hebei.gov.cn/jtyst/jtzx/sjdt/10165726708195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