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施工黄金期,邢台市全力加快受损道路、桥梁恢复重建步伐,51个交通运输领域增发国债项目稳步推进,确保高质量高效率完成重建任务。
近日,在省道S341獐獏至岗底段的施工现场,临时厂站建设工作已经完成,正在进行隧道洞口的开挖作业。
省道S341獐獏乡至岗底段全长约18.2公里,总投资4.48亿元。工程完工后,将进一步完善邢台市西部山区交通路网结构,带动沿线居民增收致富。
“这条路如果修好了,往县里、市里运苹果能节省将近一半时间。”岗底村苹果种植户杨烨彤说。
据了解,邢台市交通运输领域获得增发国债项目共51个。其中,干线公路项目9个,农村公路项目42个,目前已全部开工建设。
项目全面铺开,如何解决县(市、区)交通部门人员技术力量薄弱、缺乏重大项目建设管理经验的问题。邢台市交通部门重点在帮扶服务和提级管理上下功夫,通过建立指导帮扶体系、实施“一档一项目”,确保监管到位、建设质量有保障。省道S341獐獏乡至岗底段施工过程中,遇到的路基填料成分复杂、压实困难等问题,就是在一对一帮扶专家的指导下,得到了快速解决。
“我们抽调经验丰富的工程管理技术人员和高级职称专家级人员,分组包联,高质量推动项目建设。”邢台市交通运输局公路海事科负责人任保岗说。
科学管理让施工更规范,一系列新技术的应用也提升了项目的速度和质量。在省道 S222 邢台至峰峰公路大沙河右桥水毁重建工程项目现场,项目采用冲击钻和旋挖钻相结合的施工工艺,使桩基更加稳定,施工进度也得到了提升。
“项目还采用智能蒸汽养护系统,引入智能张拉机、压浆机等标准化设备,多措并举助力项目加速提质。”省道S222大沙河右桥水毁项目经理杨国清说。
现代信息技术也在为重建工程赋能助力。邢台市交通运输局专门研发了河北省公路水毁恢复重建项目管理平台,在这里,可以看到每个项目的开工完工日期、工程内容、投资金额等信息,实现对设计、施工、检测以及验收等各个阶段工程质量全过程可追溯监管。同时,邢台市交通运输局还与基层单位签订增发国债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目标责任书,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快速会商”扁平化工作机制,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张倩梅)
责任编辑:邢默冉 审核:张贺贺
原文链接:http://jtt.hebei.gov.cn/jtyst/jtzx/sjdt/10170142348339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