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贯穿一、二、三产业,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环节。交通物流是支撑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快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是推进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重要环节。对此,绵阳交通运输系统从四个方面发力,取得了积极成效。
完善路网建设,降低物流运输性成本
绵阳市两轮交通攻坚大会战已累计完成投资超1200亿元,连续8年超百亿元高位运行,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枢纽骨架进一步完善。公路方面。目前,绵阳市公路总里程近2.5万公里,2023年新增4条高速公路,成为全省第一个突破700公里台阶的地级市。普通国道6条769公里,普通省道19条1421公里,农村公路共22104公里,绵阳境内普通国省道形成“8纵9横8连”布局。铁路方面。境内现已建成西成客专(成绵乐城际铁路)、宝成铁路、川青铁路,铁路运营里程297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程154公里。2021年,皂角铺铁路物流基地建成投运,为整个川西北地区提供了更便捷的“公铁联运”物流货运服务。绵遂内铁路正在加快推进初设批复等工作,铁路“十”字骨架构建迈出关键一步。民航方面。南郊机场货运综合楼、T2航站楼相继建成,运营航线55条,通航城市41个,北川永昌机场建成投用,江油通用机场正加快,航空运输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优化服务管理,降低物流经营性成本
实行网格服务管理。深入推进道路货运网格化服务管理,落实网格员2248人,构建“市-县-镇-村-驾驶员”五级联动体系,实现政策直达、服务直达、诉求直达。围绕货车司机权益保障,建立政策咨询员、金融保险服务员、安全员、企业经营管理服务员“四大员”机制,2023年走访货车司机2.5万人次,收集解决诉求700多件。落实物流优惠政策。严格落实关于ETC货车通行费优惠、国际标准集装箱运输车辆高速公路通行费优惠、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2023年绵阳绕城高速“绿通”车辆7790辆,绕城高速(市管)免收通行费共计234.5万元。全力支持企业发展。为企业做好相关政策咨询,指导物流企业申报落实“六税两费”减免等政策;积极协助市银监部门及金融机构做好助企贷款相关工作,共同研究支持企业发展措施办法。
健全结构体系,降低物流管理性成本
扶持网络货运发展。研究支持网络货运平台企业扶持措施,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快推进互联网货运新业态健康规范有序发展,推动货运物流降本增效。加快培育网络货运平台企业,着力解决传统货运组织模式车货匹配比低、交易成本高等问题。加强规上企业培育。狠抓市场主体培育,鼓励引导货运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规模以上货运企业数量和车辆总数,推动集约化规模化发展。2023年交通运输联网直报平台中,新增18家规上货运企业,较2022年实现增幅125%;年度规上企业车辆数占车辆数的占比提高7.57个百分点,高于交通强省目标任务(3%)4.57个百分点。健全农村物流体系。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运输服务体系,引导农村物流与特色产业、电子商务融合发展,促进交通运输与邮政快递、商贸供销等资源整合。共发展交邮合作线路31条,改建县级仓配物流中心3个、乡镇综合服务站56个;建成村级寄递节点1467个,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县乡全覆盖、村级覆盖率约93%。
强化权益保障,降低物流制度性成本
优化政务服务。持续做好“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工作,开展好“四减一优”工作,市级交通运输政务服务事项一次办事项数占比100%,网上办事项数占比100%,时限缩短比例93.5%,按时办结率100%。开展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等特色服务,推进“两集中、一上网”。228项政务服务事项,实行统一受理、办理。做好保通保畅。发挥各级物流保通保畅机制作用,加强供需对接、铁公空邮联动和区域协同,确保交通物流畅通高效。货运物流有序运行,有效提升了企业运输环节效率。(绵阳市交通运输局)
原文链接:http://jtt.sc.gov.cn/jtt/c101587/2024/3/22/25b00297364c4ca88ff4f5868f4113d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