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客运服务观察网!

客运服务观察网

大道朝“绵”:我眼中的绵阳交通

  2015年,我离开绵阳踏上了求学之路。潜移默化间,家乡的交通正以大踏步的速度拉开了发展序幕。大学本科和研究生的七年时光一晃而过,去年我又回到了家乡,说巧不巧正好进入了交通战线。前不久,我办理了结束试用期转正手续,重新审视绵阳交通,这一刻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绵州大地上的交通画卷之壮阔秀美……

  大道朝“绵”

  我看过不少城市“名片”,这些城市不管大小,都喜欢介绍自己“交通区位独特”。身为绵阳人,又是交通队伍的一员,我也有些许感触。

  金牛古蜀道。古蜀道主要有金牛道、阴平道、米仓道、子午道、褒斜道和傥骆道等,其中金牛道是最长的古蜀道。作为曾经的官道,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金牛道都是出川入蜀的必经之路,而绵阳正是金牛道上的重要枢纽,称“蜀道咽喉”。三国时邓艾绕阴平道偷袭江油关、在绵阳重入金牛道等历史事件都是见证。在绵阳江油市出生的李白,对金牛道有着更深刻的体会,因此他的《蜀道难》也成为四川古代交通之不便的代言。新中国成立后新建的宝成铁路,在四川段基本沿金牛道布设,助力一批“三线建设”重点项目在绵布局,成就了绵阳科技城的雏形。

  陆海新通道。西部陆海新通道提出后,绵阳地处西部陆海新通道主通道和辐射延展带的连接处,是兰州、西宁、乌鲁木齐等西北主要城市联系“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纽带,枢纽地位进一步彰显。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作出了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枢纽的战略部署。此时此刻,东北-西南走向的金牛古蜀道,和西北-东南走向的陆海新通道在绵阳相交,绵州大地必将因交通发展再创新辉煌。这不,交通大会战已经来到第二轮,连续七年投资超百亿元、八连增,累计投资超千亿元;与此同时,绵阳经济加速发展,重返全国百强城市,而且还在继续提档升位……

  “时”不过三

  俗话说“条条大道通罗马”,大道朝绵,自然也就“条条大道通绵阳”。绵阳位于成都、重庆、西安“西三角”腹心地带,特别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进一步加强了向成都、重庆等地的交通联系。目前与这三个城市之间的交通,已经非常便利化。

  1小时畅联成都。西成高铁(成绵乐城际铁路)成绵间动车每天开行120对以上,最小发车间隔5分钟,实现了不购票直接刷证乘车的“地铁化运行”。除了铁路,成绵之间还实现了五条高速相连(G5成绵、成绵复线、成绵扩容、成巴和连通成都都市圈高速的遂德高速),绵阳全域可谓就近便捷“到省”。

  2小时直达重庆。目前绵阳至重庆的高铁最快2小时零2分,待绵遂铁路和规划的遂渝城际建成通车后,将不再绕行成都,时长将进一步压缩、控制在2小时以内。高速公路方面,绵遂高速经遂宁直达重庆,绵西等高速也为盐亭等地连通重庆开辟了新通道。

  3小时抵达西安。依托西成高铁开行的标杆列车(西南地区地级市经停标杆列车的唯一),目前绵阳直达西安的时间最快不足3个小时,绵阳也是目前全省坐火车最快到达北京的城市(6小时53分)。绵广高速、绵广扩容以及规划的南三等高速也形成通往西安的大通道。

  好“路”成双

  不仅与周边的“成渝西”畅联,还有不少指标很“川B”、很“绵阳”,可谓好事成双,确切说是好“路”成双。

  高速“成双”。全市高速公路规划总里程超过1200公里,仅次于成都和三州地区。对外:与周边市州均形成两条以上高速公路通道;对内:全市将形成“县县双高速”以上的布局,每个县市区将通2条以上高速(8个县市区将通3条以上),重点乡镇也将实现30分钟以内上高速。

  铁路“成双”。绵阳市是省内最早开通电气化双线铁路的市州之一(主要得益于宝成铁路是全国最早的电气化铁路),绵阳火车站高铁客流稳居全省第二位;目前正在同时建设的有成兰、绵遂内两条铁路;根据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规划,同步规划研究的还有成三巴、绵巴万等铁路。

  航空“成双”。随着T2航站楼的投运,绵阳成为全国少有的双航站楼运行的地级市,旅客吞吐量最高达415万人次/年、全省各市州第二位。目前正在研究南郊机场迁建,有望形成“双机场”。此外,通用航空方面,北川通航机场投用在即,江油通航机场也即将启动。

  勇争第一

  2023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视频连线看望慰问郑州东站干部职工时指出:长期以来,交通运输系统的干部职工埋头苦干,担当奉献,功不可没。这一年多的工作时间,我亲身感受到了“埋头苦干、担当奉献”的含义,也深刻领会到了“铁的信念、铁的本领、铁的担当、铁的纪律”的绵阳交通“四铁”精神,引领多个领域成绩一路向好。

  项目投资方面。2022年,绵阳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交通质监等7项工作位列全省第一,入围全省真抓实干激励市州,多项工作创历史新高。今年上半年,全市交通攻坚完成投资92.15亿元,项目投资实现省级“五红榜”、市级“双第一”,年度新增高速公路里程有望蝉联全省第一。

  公路管养方面。2022年,养护工程、危桥整治、站班建设任务完成情况均居全省第1位,国省干线PQI持续稳定在优等水平,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比例显著提升。全省率先出台养护行业市场化运作指导意见,今年养护工程在全省率先完成设计审批。

  运输安全方面。在全省率先建成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率先试行12吨以上货车安装主防系统、首推“五步工作法”加强货运安全管理。今年,圆满完成首次牵头的为期40天的春运工作,保障1445万余人次旅客出行,市春运工作专班、市交通运输局被省政府表彰为全省“表现突出的集体”。

  运行保障方面。政务公开、预算绩效管理考核等多个指标也实现了全市第1的位次……

  望向一条条通往远方的康庄大道,身为绵阳交通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不禁畅想今后的绵阳交通将驶向何方,想必脚下的路会告诉答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