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明确要求,全面贯彻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总指挥调度会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长效化、制度化、常态化推进物流保通保畅工作,近日,省物流保通保畅协调办公室下发通知进行部署,要求进一步巩固成果、扩大战果、固化机制,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为我省经济实现“止跌、回升、增长”目标提供坚强有力的交通物流支撑和保障。
准确把握新形势,持续巩固保通保畅成果
一是落实精准管控,优化调整通行管控措施。按照第九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和疫情防控“九不准”要求,对来自非涉疫地区的货运车辆,不得限制通行;对来自低风险区和口岸城市的货运车辆,除查验司乘人员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外,不得层层加码;对来自中风险区、高风险区的货运车辆,严格按照当地防疫要求执行管控措施,但必须保障货物及时转运。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化解运输堵点难点。持续发挥跨省跨地区协调机制作用,畅通运输保障服务电话,强化三级督办和问题转办,一事一协调解决货车司机、物流企业反映的不通不畅问题。对执行静态管理的城市,加强跟踪调度,严格落实精准通行管控措施,加大公路、水路交通疏导力度,切实保障交通网络和重点物资运输畅通。
三是保持工作力度,确保路网高效畅通。坚持对不通不畅问题“零容忍”,坚持保通保畅标准不降、力度不减,确保政令畅通、高效执行。无疫情地区公路防疫检查点要应撤尽撤,低风险区公路防疫检查点要能撤尽撤,全面撤除省内市际、县际普通公路防疫检查点,最大限度畅通公路交通网络。
促进物流行业复工达产,扩大保通保畅战果
一是推动货运量实现正增长。全力保障铁路货场、航空机场、物流园区、邮政快递分拨中心、公路服务区和收费站正常运转。创新检验查验方式,提高车辆查验效果,加大交通疏导力度,减少车辆等待时间。
二是保障重点能源物资高效运输。涉及电煤运输的高速公路收费站要开通所有收费车道,最大限度提升通行效率。
三是做好防汛抢险保通保供工作。强化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落实落细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各项措施,加强对汛期公路抢通、运输保供、航道保通等工作调度部署,全力做好会商预警、抢险救援、信息发布等工作。紧盯重点领域、主要风险、重要环节,落实防汛保通责任,进一步提升基层保通保供应急响应能力。
固化有效措施,建立完善保通保畅长效机制
一是推进保通保畅长效机制建设。及时总结物流保通保畅工作经验,坚持“扁平化指挥、专班化推进、捆绑式作战、台账式管理、个案化协调”的工作模式,将省市县三级调度、路网监测、路警联动、区域协调等工作机制,白名单、通行证、即采即走即追等工作制度,督办转办、一事一协调等工作方法固化,形成长效机制,持续有力有效推动物流保通保畅工作。
二是加强物流运行动态监测。加强交通物流数据动态监测分析,强化对公路、水路、邮政等方式涉及的仓储、流通、运输、口岸运行数据实施分类采集、综合监测和动态发布,为科学开展物流保通保畅提供有力支撑。
坚持底线思维,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一是坚决扛起安全生产政治责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安全生产15条硬措施,突出强化危险品运输等重点领域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最大限度防范遏制各类事故发生,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
二是抓好重点领域安全生产。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强化年、安全生产大检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等活动,聚焦“两客一危”、水上交通、公路工程等重点领域和重点时段,持续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化解力度,特别是要在汛期加密检查和巡查频率,对发现的问题隐患,要建立清单台账,落实整改责任和举措,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取得扎实成效。
强化稳定管控,维护社会稳定大局
一是全力维护重点领域稳定。切实加强对道路货运、出租汽车、快递等行业的跟踪监测,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切实保持行业发展大局稳定。
二是确保助企纾困政策落地。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主动对接市场主体,持续跟踪已出台的金融、财税、社保等助企纾困政策落实情况,及时调整帮扶政策,帮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加快推进专项再贷款政策落地,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开展银企对接,梳理企业资金需求,协助做好企业的资质认定,确保“两企两个”群体应享尽享、早享快享。
三是发挥监督服务热线作用。充分发挥12345、12328热线作用,针对涉及物流保通保畅的投诉举报,第一时间追踪,第一时间解决,建立完善有效解决群众投诉的工作机制,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和投诉高频率事项要组织开展专项治理,推动群众关心问题得到实实在在的解决。(张思文)
原文链接:http://jtyst.jl.gov.cn/zx_133250/jtyw/202207/t20220729_852638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