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交通运输执法部门强化危险货物运输隐患排查整治,检查企业100余家次,检查车辆6900余部,查处违规案件260余起,化解重大事故隐患2起,全市危货运输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一是关口前移全链条监管。深入33家危货运输企业开展走访调研100余次,量身定制重大事故隐患整治清单,明确7条具体情形,细化完善摸排辨识、风险管控、安全执法、培训指导、责任倒查等机制,有的放矢开展危货运输全链条监管执法。二是数字监控全过程预警。联合市级多部门建设“智慧克危”典型应用场景,探索对危化品运输全过程感知、分析、预警,全面排查出卫星定位装置不在线车辆111部,处罚违规案件2起,车辆平均未上线率由1月的3.4%降至11月的0.7%。三是联合检查全领域覆盖。与应急、公安等部门固化常态化联合执法,路面检查与入企检查相结合,个性普法、定向宣传、消违处罚、抄告提示协同发力,实现危货运输企业两轮全覆盖执法检查。四是事前警示全方位转化。变“事后处理处罚”为“事前合规经营”“事中指导帮扶”,逐区召开“两客一危”企业安全生产调度和警示教育培训,观看警示教育片、专家讲解、现场答题等,实现“两客一危”企业和相关安全负责人“两个全覆盖”,推动企业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五是从严执法全周期闭环。梳理形成47项安全生产执法事项,对于发现的2起重大事故隐患实施“一案双罚”,溯源倒查企业管理主体责任。采用大数据+联合执法方式,精准查处1家普通货物运输企业无证运输危险货物的违法行为。深入摸排液化石油气运输车辆205部,逐车核验运输资质、动态监控、从业人员资质等内容。
下一步,市交通运输执法部门将巩固“隐患排查+数字监管+协同联动+指导帮扶+严格执法”全链条监管执法模式,提升大数据智慧监管执法效能,逐步实现危化品运输全感知、全发现、全可控、全预知,推动安全生产治理模式由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型。
原文链接:https://jtys.tj.gov.cn/ZWXX2900/BMGZ8573/202312/t20231221_648696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