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客运服务观察网!

客运服务观察网

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以“三个不欠” 解好农民工“忧薪事” 守好农民工“钱袋子”

  近年来,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始终把根治欠薪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来抓,坚持“三个不欠”工作目标,强化行业监管,全力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2023年1月至11月,交通运输厅重点推进的公路建设项目累计使用农民工3.4万人,发放农民工工资6.9亿元,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整体良好。

  狠抓责任落实,筑牢“不能欠”的“机制墙”。一是持续完善监管机制。印发《关于建立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建设期监管机制的通知》等文件,明确将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作为PPP项目监管重要内容,织牢织密农民工权益“保障网”。二是健全投诉维权机制。落实施工现场维权信息公示制度,及时公开办公电话、投诉邮箱,畅通诉求渠道,广泛收集欠薪线索,高效处理群众投诉举报线索并定期回访,真正让“欠不了”落到实处。三是优化督查检查机制。结合开展欠薪隐患“动态清零”、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等,不定期检查在建项目落实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实名制管理、工程款支付担保等核心制度情况,压实“不能欠”的主体责任。2023年共检查在建项目170余个。

  聚焦信用评价,形成“不敢欠”的“高压网”。一是充分发挥信用评价“指挥棒”作用。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公路建设与养护市场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将“拖欠农民工工资”“未按规定执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等负面行为纳入施工单位信用评价体系,督促施工单位履行农民工工资支付主体责任。二是充分发挥典型示范“风向标”作用。鼓励施工单位积极申报全区工程建设领域“无欠薪”项目,对申报成功施工单位的在信用评价时予以加分。中卫下河沿黄河公路大桥工程项目、乌玛公路青铜峡至中卫段第A5标段等9个公路项目(标段)被评为2021、2022年度全区工程建设领域“无欠薪”项目。三是充分发挥约谈惩戒“铁鞭子”作用。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欠薪单位和责任人,联合有关部门按照职权范围依法予以惩处,对企业形成有力威慑,形成“不敢欠”的高压态势。

  配合宣传调解,架起“不愿欠”的“连心桥”。一是加强宣传引导。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政策,提高用人单位法律意识。二是强化维权意识。通过召开培训宣传会、发放宣传资料、邀请社区民警讲座等方式,开展普法宣传,培训农民工4万余人次,鼓励农民工合法反映诉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三是扎实开展调解。统筹推进拖欠农民工工资争议协商调解工作,促进双方当事人开展协商、达成和解,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到位,消除欠薪隐患。

  


原文链接:https://jtt.nx.gov.cn/xwzx/jtyw/202312/t20231212_438154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