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邮融合惠民生
实施撤并建制村畅通工程2221公里,建成通组硬化路804公里,3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比重超65%,打造15分钟运输服务响应圈。因地制宜采取“大加小”“交邮融合”等模式,建成县级快递物流仓配中心7个、镇级物流点153个、村级物流点1478个。全面推进“金通工程·天府交邮通”项目实施,积极开展“金通+助农”“金通+活商”融合发展模式,49条交邮合作线路助力“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
交产融合强振兴
以县道、主要乡道为节点,布局8个特色园区,打造现代科技工业产业园16个。支持科技产业,将涪城区中国(绵阳)科技城软件产业园、游仙区核医疗健康产业园、激光技术应用产业园等一系列科技创新产业集合形成产业体系。
交农融合助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产业路、旅游路、幸福美丽乡村路等297公里,通乡镇三级公路比重达82%,2.18万公里乡村公路串联起村民聚居点和重要经济节点。依托农村公路路网打造现代农业园区86个,形成三台县、江油市、梓潼县“川猪”产业,江油市“鱼米之乡”,安州区、梓潼县、三台县国家级粮油制种基地,游仙区国家级区域性蔬菜良种繁育基地,梓潼县国家水稻制种标准化示范区等产业集群。实施以工代赈,提供农村公路发展就业岗位1万余个,人均年增收约1.1万元。
交旅融合塑精品
规划干支互通项目26个,3A以上景区、产业园区、重点乡镇半小时内上高速比例分别提升到80%、93%、96%。依托公路路网,汇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绵阳段)、两弹城景区、三线建设主题景区等重点红色旅游景区形成红色旅游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串联整合李白故居、大熊猫国家公园等旅游资源,建设“九环东线”黄金旅游线路,打造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集群。建成乡村旅游类国家A级景区12个,打造特色鲜明、吸引力较强的乡村旅游路29条,2022年绵阳乡村旅游综合收入达163亿元。(绵阳市交通运输局)
原文链接:http://jtt.sc.gov.cn/jtt/c101586/2023/11/27/8c40219500e043949c390b0b5cf35a6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