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上午,汽笛长鸣声中,一艘来自马来西亚的10万吨级油轮靠泊沧州黄骅港泰地液化码头,这是黄骅港首次靠泊10万吨级国外油轮,标志着我国新一条液化品外贸航线正式开通。
据了解,沧州黄骅港泰地液化码头水工结构按靠泊10万吨级散货船设计和建设,岸线总长497米,年吞吐能力440万吨。项目的建成,填补了黄骅港综合大港无液体化工码头的空白,进一步优化了黄骅港集疏运体系。
河北鑫海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詹国海介绍,原来他们公司使用的液体化工原料都是借助其他港口运输,不能直接入场。新的液化码头投运后,管道直接通到厂区,每吨原料可节省成本60到70块钱。同时,从安全环保方面也为企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向海发展,向海图强。黄骅港泰地液化码头对外开放是黄骅港继去年开通上海港航线后又一重大举措,标志着黄骅港向现代化综合服务港和国际贸易港又迈出坚实一步。接下来,沧州黄骅港还将加快建设总投资415亿元涵盖集装箱、滚装、原油、LNG及多用途码头,进一步完善港口功能。
沧州市委常委,渤海新区党工委书记、黄骅市委书记董鸣镝表示,未来沧州黄骅港将重点推进总投资92亿元,通用码头专用线等七条铁路专用线建设,完成建港铁路全覆盖。尽早实现港口泊位数量翻一翻,达83个,货物新增吞吐能力1.47亿吨。集装箱航线数量翻一翻,达41条,装箱吞吐量翻一番,达200万标箱。
原文链接:http://jtt.hebei.gov.cn/jtyst/jtzx/sjdt/10168017213428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