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客运服务观察网!

客运服务观察网

校园周边的“微循环”

  随着开学季的到来,校园周边地区的交通拥堵又成了家长、民警们关心的问题,光有学校还不是最堵的,如果再叠加小区、单位,“堵”的程度可想而知。如何治“堵”,才能解决校园周边的交通问题?这两处曾经“水泄不通”的路口,是这样做的。

  PART 01学校、单位、居住区buff叠加,堵上加堵

  道路“堵”况

  

  新仓路是连接玉带河大街和新华大街微循环的小路,紧临新仓路的中山大街也相对狭窄,周边老旧小区、幼儿园扎堆。

  这条道路不仅是孩子们的放学路,也是周边小区居民出行的必经之路,该道路上下均只有一条机动车道,通行容量有限,交通流量大。早高峰一到,人行横道上就挤满了家长和学生,还有私家车见缝插针,如何治“堵”,通州交通支队尤其重视。

  PART02调整高峰时段微循环,治“巨”堵

  治堵妙招:限时单行 微循环 加装标志标线

  通州交通支队经过调研周边通行情况,对新仓路、中山街部分道路实施限时单行的措施,减少车流交织相互影响。

  为改善这里的交通环境,通州交通支队分别在新仓路、中山街部分道路加装了单行时段的交通标志、单行提示标志,以提示驾驶员上下学的高峰时段这条路仅可单行。

  

  此外,在学校附近的人行横道,也加重了一层红色的提示,并在人行道前的停止位置,加装了夜间的提示灯与新国标人行横道避让的标志,以提示机动车避让学生、行人。

  在上下学高峰时段,也限时增加了警力的投入,疏导家长车辆,保证学校周边交通畅通。

  

  PART01上下学+早晚高峰造就“最堵校门口”

  道路“堵”况

  

  毗邻京藏高速和地区主干道小营西路,接送学生高峰叠加交通早晚高峰,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曾被家长们称为“海淀最堵校门口”。

  家长在便道上扎堆儿等候,电动自行车、老年代步车到处停,还有接送学生的私家车见缝插针地停,不光影响交通,学生出入也不安全。

  PART027家单位联合“造路”“最堵校门口”没了!

  治堵妙招:造路 单向行驶 微循环

  今年寒假,海淀区清河街道、海淀交通支队等7家单位联合起来,“造”出了一条接送学生的畅通路。

  利用原汽配城拆除腾退后的地块,打造出一条与京藏辅路微循环的道路,将小营西路上接送学生车辆与社会车辆分开。

  接着打通碧水风荷公园以及二十中东侧的消防通道,形成一条与社会车辆完全分开的步行通道,让学生安全上下学。

  

  如今,接送学生的车辆提前进行了信息录入,到了路口自动抬杆,车辆单向行驶进入后即可看到特意开辟的小门,送学生上学的车辆即停即走,通过微循环回到京藏辅路上,学生则可以通过公园直达学校。

  交管部门将会持续打造“文明驾车 礼让行人”的交通出行环境,联合学校、居民及学生家长共同努力,不断完善错峰放学、治堵疏堵的措施,让校园周边环境更美丽,交通更安全。


原文链接:http://jtgl.beijing.gov.cn/jgj/jgxx/94246/95332/326053139/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