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客运服务观察网!

客运服务观察网

跟作业人员一起感受沧州黄骅港现代化物流

  

  1月24日,农历正月初三,渤海沿岸寒气袭人,但在沧州黄骅港河钢码头却是一派繁忙的火热景象。

  “中浙6”号、“蓝宝石”号、“海润达8”号船舶分别靠泊在2、3、4号泊位。红色门机如钢铁巨人矗立在岸边,抓起、旋转、落下,装卸作业安全高效。

  “门机、门机,同时作业改交叉作业,避免相互干扰!”门机班长毛慧明往来于各船舶之间,不时发出指令。“人员、门机、车辆打好配合战,才能提高作业效率。”

  效率,是港口物流的核心竞争力。毛慧明把港口物流比作订外卖,货物离港后的运输好比骑手送餐,而码头装卸就像做饭,各环节密切配合高效“出餐”,才能避免骑手窝工。

  着力提升装卸作业效率,不仅考验着现场管控调度水平,更激发出港口工作人员的创新潜能。

  

  “看那边门机下的几辆短倒车,‘背’着的是我们的创新发明——铁簸箕。”调度长罗斌来到一线巡视,他指向码头散货装卸作业区,只见每辆车上都预置了两个与门机匹配的钢铁料斗。“门机吊索拎起料斗的四角移向船舱,缆绳升降,料斗倾斜,物料就会被卸到指定位置。”

  “以前散货还需先卸货再装船,现在从堆场到船舱坐上了‘直通车’,省了一轮卸装,既提升了作业效率,又减少了扬尘、降低了物损。”罗斌向记者介绍。

  在河钢码头,效率提升离不开硬件革新,也得益于软件的创新应用。如今,“智慧化港口”应用场景融入河钢码头各作业环节,保障集疏运体系稳定畅通。

  

  指挥中心内,生产调度刘振泽紧盯着屏幕,监控各环节作业状态。重点监控画面中,一辆大货车停在场区入口,在司机扫码后缓缓驶入。

  “我们开发了河钢物流APP,并对磅道和轨道衡进行升级,实现了出入无人值守和车辆自动过磅,日均汽运集疏港能力超过1600车次,综合通过效率提升40%以上。”刘振泽说,物流效率直接影响港口效益,快进快出才能接更多的船、送更多的货。“目前河钢码头泊位和堆场运输常态化满负荷有序运行,码头年吞吐量已超过设计能力21.2%。” (袁铮)

  责任编辑:贺笑 审核:张贺贺


原文链接:http://jtt.hebei.gov.cn/jtyst/jtzx/sjdt/10167033237313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友情链接